吾闻泗滨磬,暗含角与徵。
又闻天乐泉,净洗筝笛耳。
如何碧一泓,乃此并二美。
蓝田沧海意,请问玉溪子。
吾闻泗滨磬,暗含角与徵。
又闻天乐泉,净洗筝笛耳。
如何碧一泓,乃此并二美。
蓝田沧海意,请问玉溪子。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借用自然景象和音乐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鉴赏。"吾闻泗滨磬,暗含角与徵"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圣人之地——泗上(今河南省汝河流域)传说中的人文风貌的向往,那里的石头不仅美丽,而且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与古乐器相呼应。"又闻天乐泉,净洗筝笛耳"则表明作者对于清泉之水的赞美,这些泉水不仅能够洗涤尘埃,更能清洁人们对音乐的感官,使得听觉更加敏锐。
接下来的"如何碧一泓,乃此并二美",诗人通过提问来强调这种自然景观与艺术享受相结合的双重美好。这里的“碧一泓”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或泉水,其清净无比,与之前的天乐泉遥相呼应。
最后,"蓝田沧海意,请问玉溪子"则是诗人借用古代神话中的蓝田(即碧海),通过这个壮丽而又超自然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宇宙、生命和艺术的深远思考,并且向被尊为仙人的“玉溪子”请教,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探索。
总体来说,文天祥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音乐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艺术以及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别君未月馀,情思一何渺。
两夕频梦君,宛在松门道。
花雨昼濛濛,深绿莺啼小。
于时见君来,坐石漫倾倒。
赠我以加餐,劝我归必早。
予即前致辞,为言山水好。
感君促归期,常恐及秋老。
有身难奋飞,却羡空中鸟。
遗书慰高堂,镫前复草草。
枕落忽惊翻,千峰月初晓。
关山月,关山月,山月高高漏未歇。
城头一夜戍角鸣,大帅平明大纛行,寒沙万里晓光白,斥堠千山烽火青。
昨从都尉下三山,复逐轻车出汉关。
三边积雪埋头白,五夜胡风彻甲寒。
月色营前凝望久,重窥记自葱岭首。
多情不舍出塞骑,犹为离人照刁斗。
关山月,愿分一半清皎光,为照闺中望月常如此。
塞上征人行未已,醒时惆怅月照席,梦里空迷塞烟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