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有隐者,自汲还自耘。
翳然茅屋上,一片尧时云。
清时有隐者,自汲还自耘。
翳然茅屋上,一片尧时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清平盛世的隐士形象。他独自打水浇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的居所简陋,被一片如尧帝时代般祥和的云彩笼罩,象征着他的生活虽然朴素,但精神世界高洁,与世无争,仿佛身处圣明之治的云端。诗人范汭通过这样的画面,赞美了杨孝父的隐逸品格和高尚情操。整首诗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崇尚自然、隐逸的主题。
湖外有山城不隔,山光湖光两相借。
湖以藏坞人不知,岛与湖波合冥漠。
岛中之人坐清晓,但见千里万里白。
湖所尽处无非山,历历去身不盈尺。
由岛测湖乃无边,山立其外高反逼。
似将凝峙佐空旷,上者苍寒下沉碧。
环岛为居竹閒之,茏葱一丘靡留隙。
孤烟袅袅镜中浮,日出波沸岛皆赤。
离离菰蒲香满湖,湖面鸟飞去无迹。
游人共指销夏澳,六月无风自萧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