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恨上眉弯。燕初还。杏花残。
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
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宝筝闲。
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
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东风吹恨上眉弯。燕初还。杏花残。
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
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宝筝闲。
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
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怨的画面。"东风吹恨上眉弯",东风带着女子心中的愁绪,吹皱了她紧锁的眉头,展现了她的哀怨之情。"燕初还,杏花残",春天的象征——燕子归来,杏花凋零,暗示着时光流转,美好易逝。
"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室内春意浓厚,室外雨声凄冷,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孤独与落寞。"拾翠芳期孤负却",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独自承受辜负的失落。
"空脉脉,倚阑干",女子默默无言,只有凝视远方,倚靠栏杆,寄托思念。接下来的"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通过精致的装饰和香气,进一步渲染了闺中寂寞的氛围。
"宝筝闲",暗示着女子心事重重,无心弹奏。"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泪水打湿了轻薄的鲛绡,兰花也沾染了露水,形象地表达了女子的哀伤。最后,"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消瘦,步履蹒跚,舞姿不再,只剩阑珊的灯火下,独自黯然神伤。
整体来看,这首《江城子》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闺怨之中的女子形象,情感深沉,意境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