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
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以“无计可停”的无奈,与“暮景苍苍”的凄美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氛围。颔联“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则通过破败的庙宇和荒凉的坟墓,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苍凉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颈联“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与鸟的行为赋予情感色彩,通过“似曾见影”和“略不闻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切感知。尾联“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一句“瞑天漠漠对忘言”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一种深邃、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