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蜕龙洞·其二》
《蜕龙洞·其二》全文
宋 / 许广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往昔开锄古洞存,神龙曾隐穴山峦。

灵踪何日青天去,云气无时白昼寒。

穿石分明印鳞爪,履泉惊惧作波澜。

于今霖雨均方国,来客休疑尚此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蜕龙洞的神秘与壮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往昔开锄古洞存,神龙曾隐穴山峦”以“往昔”、“古洞”、“神龙”、“隐穴”等词,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讲述一段久远的历史故事,神龙在山峦间的洞穴中隐匿,充满了未知与想象。

颔联“灵踪何日青天去,云气无时白昼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这里运用了“灵踪”、“青天”、“云气”、“白昼”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遐想。云气在白昼中弥漫,既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颈联“穿石分明印鳞爪,履泉惊惧作波澜”通过“穿石”、“印鳞爪”、“履泉”、“惊惧”、“波澜”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洞穴内部的景象。石壁上留下了龙的痕迹,泉水流动时激起波澜,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洞穴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力量。

尾联“于今霖雨均方国,来客休疑尚此蟠”则以现实与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感慨。尽管时代变迁,但自然之美依然如故,提醒后来的访客不必怀疑这里依然蕴含着神秘的力量或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蜕龙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许广渊
朝代:宋

许广渊,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曾知复州(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今录诗十九首。
猜你喜欢

逢旧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0)

独眠吟二首·其一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

(0)

池上寓兴二绝·其二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0)

秋思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0)

送崔兴宗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

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

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0)

上阳宫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

画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