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幽林热似焚,阿香鸣鼓骤殷殷。
天公作雨须臾事,用得东山一片云。
阴谷幽林热似焚,阿香鸣鼓骤殷殷。
天公作雨须臾事,用得东山一片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即将来临之时的景象。"阴谷幽林热似焚"形象地描述了山谷中树木郁闭、阳光被遮蔽后的酷热感觉,仿佛火烧一样。而"阿香鸣鼓骤殷殷"则是对蝉类昆虫在这炎热之中开始鸣叫的声音进行的描绘,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雷声一般。
紧接着,"天公作雨须臾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雨水的期待。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天空中的神灵能够控制风云雨雪,而这里的"天公"正是指这种力量。"须臾事"意味着这场雨水来临并非漫长,它会在短时间内发生。
最后,"用得东山一片云"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赏析。这片云似乎被赋予了一种实用的意义——它可以带来雨水,结束干旱,为大地带来凉爽。这里的"东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对某一类景致的泛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紧张而期待的气氛,彰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内心的渴望。
天地开元冬,繁霜瘁林木。
初阳应律回,万物自生毓。
有客豫章来,曰贞字诚复。
学易究精微,潜心穷化育。
仰止无极翁,永怀继芳躅。
所以太极图,通书常在目。
非诚曷流行,非复曷归宿。
贞也学有源,家住澄江曲。
斋以诚复名,閒居慎其独。
中藏造化机,外转洪钧轴。
窗云隐孤光,帘雾霏清馥。
藏修息且游,斯人美如玉。
十载一相逢,文彩光可掬。
手持明月珠,访我青原麓。
索赋诚复诗,时时急相促。
贞下复起元,顾名常自勖。
郁郁南涧松,猗猗北窗竹。
相期保岁寒,梅花照书屋。
孤鹤度辽海,辞家已千年。
栖息向华表,饮啄下青田。
雪为衣兮朱为顶,清声唳兮闻九天。
有客结庐兮傍林泉,听遗音兮弹鸣弦。
竹风动兮戛戛,松月落兮娟娟。
恍临轩兮无影,飘缟袂兮蹁跹。
长鸣兮拂羽,挟云巢兮飞仙。
忽神游兮蓬岛,响天籁兮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