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头。
谁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国士秋。
奸计不逃人物议,画图解写古今愁。
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
这首明代朱同的《曹操杨修玩曹娥碑图》描绘了一幅历史场景。首句“江水粼粼照岸浮”,以江水的波光粼粼映照着岸边,为画面设定了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次句“古碑如堠立江头”,将一块古老的石碑比喻成戍楼(堠),矗立在江边,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故事的沉淀。
第三句“谁知手撚吟髭日”,通过“手撚吟髭”这一动作,刻画了曹操或杨修在凝视碑文时的专注与沉思,可能是在品味历史的智慧与悲欢。第四句“已是心疑国士秋”,进一步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感慨,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感到忧虑,仿佛秋天般的萧瑟与哀愁。
第五句“奸计不逃人物议”,暗指曹操和杨修之间的智谋与权谋,即使历史长河中,也无法逃脱后人的评价和议论。第六句“画图解写古今愁”,则借画图来表达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沽才斗虏固应尔,更有同时鹦鹉洲”,以“沽才斗虏”形容他们的才智较量,同时也提及了鹦鹉洲,这可能是借典故表达对杨修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惋惜,以及对历史英雄际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曹操和杨修观看曹娥碑图的情景,寓言般地探讨了智谋、历史评价和个人命运的主题,语言凝练,意蕴丰富。
兖州宅西有古桧,十寻度高百围大。
生理成全不增长,半枯半荣常常在。
游人相与疑汝年,桧不能言聊臆宣。
百番桃李香扑地,一辈蒲柳长参天。
束薪寻斧不旋踵,种子著花还比肩。
老身寂寞无颜色,犹有黄鹄来枝侧。
苍山本自千万丈,怪尔断落盈尺中。
枯松挂崖正矫矫,白云出谷方溶溶。
忆昨高秋十日雨,百川涌溢腾蛟龙。
丹青坏劫不可驻,金碧拂地俱成空。
人间流落万馀一,掇拾补缀几无从。
当时画手合众妙,得此诚是第一工。
松阴行人何草草,秃帻小盖马色骢。
长涂未竟不得息,啸歌正尔来悲风。
巨灵擘华疏黄河,夸娥移山开汉东。
海波芥子互出没,大雄游戏神与通。
我今与君未尝觉,指视壁画将无同。
新诗飘飘脱俗格,得閒会复来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