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庵》
《太平庵》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到山不见门,到门但有竹。

竹影摇四垣,尽作水纹绿。

古佛坐与古松对,空谷禅心老无碍。

林风微激钟自鸣,岭日方西堂已晦。

策筇独立心太平,过檐山鸟双翮轻。

香厨一缕茶烟直,去与白云天际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庵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太平庵的幽静与禅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到山不见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隐秘的氛围,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到门但有竹”一句,点明了庵观的入口处,只见翠竹环绕,为庵观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

“竹影摇四垣,尽作水纹绿。”竹影在四周墙上轻轻摇曳,如同碧波荡漾,绿意盎然,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

“古佛坐与古松对,空谷禅心老无碍。”古佛静坐,与古松相映成趣,空旷的山谷中,禅心深沉,岁月流转却无丝毫阻碍,体现了庵观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禅意。

“林风微激钟自鸣,岭日方西堂已晦。”微风吹动树林,钟声悠扬自鸣,夕阳西下,庵堂内一片昏暗,自然与庵观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策筇独立心太平,过檐山鸟双翮轻。”诗人独自拄杖站立,内心平和,山鸟掠过屋檐,翅膀轻盈,这一幕既展现了诗人的自在心境,也寓意着庵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香厨一缕茶烟直,去与白云天际行。”庵内的香炉中飘出一缕缕茶烟,直冲云霄,象征着庵观与天空的连接,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太平庵的环境、氛围以及诗人的心境完美融合,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超脱的山中庵观图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寄翠微无可上人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

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

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

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0)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其五

闲吟闲坐道相应,远想南华亦自矜。

抛掷家乡轻似梦,寻常心地冷于僧。

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唯仗十篇金玉韵,此中高旨莫阶升。

(0)

荆山

良工指君疑,真玉却非玉。

寄言怀宝人,不须伤手足。

(0)

病中书怀寄王二十六

落叶满山州,闲眠病未瘳。

窗阴连竹枕,药气染茶瓯。

路匪人遮去,官须自觅休。

焉宜更羸老,扶杖作公侯。

(0)

春日小园晨看兼招同舍

最有杏花繁,枝枝若手抟。

须知一春促,莫厌百回看。

鸟啭风潜息,蜂迟露未乾。

可容排饮否,兼折赠头冠。

(0)

金陵所居青溪草堂闲兴

窗外皆连水,杉松欲作林。

自怜趋竞地,独有爱闲心。

素壁题看遍,危冠醉不簪。

江僧暮相访,帘卷见秋岑。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