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隅小斋》
《城隅小斋》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数椽小筑傍城隈,城外长江万里来。

云里凤皇呈五色,日边山斗映三台。

啚书数卷连床积,梅桂几株拂槛开。

兀坐不禁忧国虑,呼童且酌掌中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城隅小斋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小斋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数椽小筑傍城隈,城外长江万里来”,开篇即展现出小斋的位置与自然景观的壮阔。数椽小屋紧邻城墙的一角,远处是那延绵不绝、波涛滚滚的长江,仿佛从天际而来,气势磅礴。这样的开头,既点明了地点,又通过长江的描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辽阔感。

颔联“云里凤凰呈五色,日边山斗映三台”,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云雾缭绕之中,凤凰展翅,色彩斑斓,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而在日光的照耀下,山峰上的斗星闪烁,与皇宫中的三台相映成辉,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也暗喻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颈联“啚书数卷连床积,梅桂几株拂槛开”,转而聚焦于小斋内部的场景。数卷书籍堆叠在床边,展现了诗人的学识与修养;而几株梅花与桂花则在窗前绽放,不仅为小斋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也寓意着高洁与芬芳。这一联通过对比,既体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尾联“兀坐不禁忧国虑,呼童且酌掌中杯”,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面对国家的忧虑,他虽独自静坐,却难以释怀,于是唤来童仆,斟满酒杯,试图在片刻的宁静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又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体察,展现了其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关怀的小斋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书久上人城中幽斋

杉竹匝吟径,轩窗更绝尘。

清风生后夜,幽景遍诸邻。

磬断栖禽梦,香凝出定身。

城中有高趣,宁羡赖留人。

(0)

山中寻羽客不遇

杖藜寻隐迹,重叠过林泉。

花暖幽禽语,堂空瑞兽眠。

涧松寒有韵,茶灶冷无烟。

知在何峰顶,高谈会列仙。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五十七

悲愿海,四生海。出没卷舒,圆融自在。

善慧大士来也,石火电光,且过一边。

拟欲抬眸,龙华会里。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五九

会则一似等闲,不会则千难万难。

岂不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到这里转身有路,不妨入廛垂手。

(0)

船子和尚赞

不是轻舟荡漾戏,一挠未展命如丝。

双眸囧囧烟波外,伶利阇梨欲到时。

(0)

与福上人

闻名见面不须论,枉到防风县外村。

强半春光烟雨里,分明闭却柏山门。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