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
《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全文
明 / 左光斗   形式: 古风

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

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

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

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

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

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

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

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报国寺内松树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坚韧、挺拔和超凡脱俗之美。首句“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便将松树的规模与形态生动展现,仿佛松树与鹤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接着,“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两句,通过对比天阙与冰霜,突出了松树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描绘了松树在寒冷环境中依然保持其刚劲的姿态,而“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雄伟与力量,仿佛它能与天空中的蛟龙相抗衡,其根系盘旋如虹霓,充满了生命力。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音乐的比喻,展现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动态美,以及它所引发的和谐与宁静。“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则将松树的美融入到僧人的生活与客人的衣着之中,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仰之情,将其与庐山之松相提并论,赞美其孤高挺秀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松树之间的精神共鸣。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通过对比长安的繁华与松树的静谧,突出了松树的高洁与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权贵、忽视自然美的行为的讽刺。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则是诗人希望与松树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不仅在物质上拥有松树,更在心灵上与之相通,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独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左光斗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最高楼.寿七十

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纵白发,尚红颜。

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

献春酒,展华筵。

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

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0)

桂枝香

人间秋至。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

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

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

那堪更听,萧萧摵摵,透窗摇睡。问楚梦、闲云何地。

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

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

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

(0)

梦成

向晚菱歌起,风平水不流。

鸳鸯两相逐,飞过采莲舟。

(0)

白龙洞

灵仙窟宅不多见,车马往来成再游。

后洞白云前洞出,上池红叶下池流。

水花照眼明金鲫,石发藏春护玉虬。

邂逅尚青游子眼,栖迟应白老僧头。

(0)

初夏

横波泪竹纹铺簟,叠雪轻罗香剪衣。

清夏槐生风细细,新秋麦涨雨霏霏。

(0)

奉和御制千叶黄牡丹

千叶繁英吐异芳,中央瑞色蔼清香。

密攒莺羽参差折,细叠霓裳次第黄。

雾锁天衣临翠幄,露倾金盏沥霞浆。

圣明盛事尊长乐,亲洒宸毫奉美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