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
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
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
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
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
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
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
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
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
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
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
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
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
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
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
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
此诗描绘了报国寺内松树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坚韧、挺拔和超凡脱俗之美。首句“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便将松树的规模与形态生动展现,仿佛松树与鹤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接着,“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两句,通过对比天阙与冰霜,突出了松树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描绘了松树在寒冷环境中依然保持其刚劲的姿态,而“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雄伟与力量,仿佛它能与天空中的蛟龙相抗衡,其根系盘旋如虹霓,充满了生命力。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音乐的比喻,展现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动态美,以及它所引发的和谐与宁静。“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则将松树的美融入到僧人的生活与客人的衣着之中,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敬仰之情,将其与庐山之松相提并论,赞美其孤高挺秀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松树之间的精神共鸣。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通过对比长安的繁华与松树的静谧,突出了松树的高洁与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权贵、忽视自然美的行为的讽刺。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则是诗人希望与松树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不仅在物质上拥有松树,更在心灵上与之相通,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独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纵白发,尚红颜。
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
献春酒,展华筵。
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
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人间秋至。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
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
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
那堪更听,萧萧摵摵,透窗摇睡。问楚梦、闲云何地。
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
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
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