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荒曲薄蚕丛土,屈狄归朝辞庙主。
官家呼母恩许归,剑阁并门无处所。
故衣升屋棺四绕,出门哭子汴州道。
回肠酹酒三致辞,巴蜀如归化啼鸟。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
春荒曲薄蚕丛土,屈狄归朝辞庙主。
官家呼母恩许归,剑阁并门无处所。
故衣升屋棺四绕,出门哭子汴州道。
回肠酹酒三致辞,巴蜀如归化啼鸟。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在丧子之痛中的悲痛与哀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场景构建,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开篇“春荒曲薄蚕丛土”,以春天荒芜的景象起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与哀伤。接着,“屈狄归朝辞庙主”描述了母亲在儿子去世后,不得不离开神庙,辞别神灵的情景,体现了她对儿子的不舍与哀悼。
“官家呼母恩许归”一句,写出了官方允许母亲回家的恩典,但“剑阁并门无处所”则揭示了母亲在寻找儿子安息之地时的迷茫与无助。这一转折,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凸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绝望。
“故衣升屋棺四绕”描绘了母亲为儿子准备丧礼的场景,通过“升屋”、“棺四绕”等细节,展现了她对儿子深深的爱与哀思。接下来,“出门哭子汴州道”直接点明了母亲在前往汴州的路上哭泣,进一步强化了丧子之痛的强烈情感。
“回肠酹酒三致辞”表达了母亲在内心深处对儿子的思念与哀悼,通过“回肠”、“三致辞”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她对儿子的深情与不舍。最后,“巴蜀如归化啼鸟”以自然界的啼鸟象征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如同巴蜀之地的自然景观一样永恒不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则是对母亲坚韧意志的描绘,即使自己年老体衰,也不忘追念儿子的灵魂,并在门前接受上天的恩赐,体现了她对儿子的无限怀念与对生命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一位母亲在丧子之痛中的哀伤与坚韧,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
宿云不卷,轻雪初销,乾坤正*冰霜。
清入萱丛,谁知春在华堂。
潘与笑观戏彩,动星文、两两辉煌。
堪羡处,看春枝棣*,兰秀芝芳。
积占人间家庆,甚兴高泉石,耳倦丝簧。
见说瑶池,玉娥为剪霞裳。
神仙有缘自得,且徒教、笙鹤翱翔。
聊待我,更花前、沉醉几场。
签芸垂砌,带草萦连,一庭生意天宽。
半卷书帷,弦歌书永人间。
西泠软红自远,对森森、乔木苍寒。
拈彩笔,洒云烟零乱,飞度吴山。
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
更喜今年,浓恩为染罗*。
倾杯燕莺院子,拥神仙、绿鬓朱颜。
春似锦,驻风光、都在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