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这是一首描绘农事和对生活感悟的诗,通过对种稻过程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和劳动成果的喜悦之情。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诗人的细心观察和深厚感情,如“毛空暗春泽”描绘的是春天水分充足的景象,“针水闻好语”则是对清泉流水声的形容,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这两句通过稻秧的生长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欣赏。到了秋天,“霜穗重”、“颠倒相撑拄”的景象则展示了农作物成熟后的繁忙场面。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这里诗人通过对土壤中小虫蚂蚱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接着,“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则是收获后的喜悦和满足,玉粒比喻稻谷的饱满洁白。
最后,“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诗人反思自己过去长期食用官府的粮食,现在才体会到自耕自种的粮食是多么珍贵。"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劳动和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认同。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哲思。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
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
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如何锥刀徒,使争爝火明。
伤肤及肌骨,风雨因摧倾。
颠倒委榛棘,气象犹峥嵘。
行人失庇赖,伫立空凝情。
缅想栽培初,爱护如目睛。
合抱始毫末,几经霜露零。
一日毁有馀,百年养不成。
忍使易凋丧,此理真难评。
忆昔陶士行,为政有善经。
擢禾与移柳,一一纠以刑。
既往不及追,将来犹可惩。
感动遂成章,庶几知者听。
闵旱意不乐,驾言游近坰。
田父纷在野,祭酺方乞灵。
借问何以然,东皋产蝗螟。
主张有神物,薄礼羞微馨。
神歆庶灾熄,敢爱酒满瓴。
导我试往观,戢戢初插翎。
剪穗齐若刀,抱秆牢如钉。
异哉天壤间,孕此妖孽形。
群族既蕃衍,气类屯臊腥。
仲尼所不堪,纪异垂麟经。
畀火见周雅,捕瘗闻唐庭。
人力自足胜,何须诘冥冥。
聪明实依人,正直神所听。
区区觞豆间,厥德安足铭。
谁能起云师,霈雨驱疾霆。
一洗羽孽息,寥落如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