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王伯愚登第·其二》
《贺王伯愚登第·其二》全文
宋 / 叶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我亦门阑多喜色,君今衣钵得家传。

龙旗方照三千字,虎榜争趋五百仙。

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

(0)
翻译
世间再无纯洁如羔雁飞往山林,只有科举之路显得顺畅坦荡。
我家门前也洋溢着欢喜之色,因为你如今继承了家族的学业和传统。
龙旗之下,三千学子奋笔疾书,虎榜之上,五百精英竞相追逐。
别说什么中年人情态淡薄,你应更加努力提升名声和节操。
注释
世:世界。
无:没有。
羔雁:比喻纯洁或忠诚的人。
林泉:山林,隐居之地。
登科:科举考试及第。
路坦然:道路顺畅。
门阑:门庭,家门口。
喜色:喜悦的表情。
衣钵:学问、技艺的传承。
家传:家族世代相传。
龙旗:古代象征皇权的旗帜,此处指科举考试的旗帜。
三千字:形容众多学子。
虎榜:科举考试的榜单。
五百仙:形容众多精英。
中年:中年人。
情态薄:情感淡漠。
华涂:繁华的世俗。
名节:名誉和节操。
加鞭:加倍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寘的作品,名为《贺王伯愚登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贺寿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考取功名的祝贺,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羔雁,即天鹅,常用来比喻贤者或高洁之士。在这里,诗人说世上没有看到天鹅到达林泉,只有登科(考取功名)的道路显得异常平坦。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个安静美好的自然景象,也透露出对主人公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赞赏。

“我亦门阑多喜色,君今衣钵得家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王伯愚能够继承家族荣耀的祝福。门阑即门槛,古人常在此处观望远方,等待家人的归来。衣钵,即穿上官服,得意洋洋。

“龙旗方照三千字,虎榜争趋五百仙。” 这两句则是对王伯愚功名的具体赞美。龙旗和虎榜都是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等成绩。三千字和五百仙,则象征着高超的文学才华和非凡的学术成就。

“莫道中年情态薄,华涂名节尽加鞭。” 最后两句诗是对主人公王伯愚的人品和学问的高度评价。意思是不用说您在中年时期的情操和风度已经非常出众,您在文学和品德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华丽的装饰,更是锦上添花,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荣耀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的情谊。

作者介绍

叶寘
朝代:宋

叶寘,字子真,号坦斋,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与洪咨夔、魏了翁多唱酬(《平斋文集》卷七《九华叶子真有诗见寄因和酬》、《鹤山集》卷一一《次韵九华叶寘见思鹤山书院诗》)。后以荐为池州签判(《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一)。有《爱日斋丛钞》十卷、《坦斋笔衡》一卷(《千顷堂书目》卷一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爱日斋丛钞》为五卷。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述怀·其一

家住驿北路,百里无四邻。

往来不相问,寂寂山家春。

(0)

孤舟发处沙鸥起,明月落时江水寒。

(0)

别张起居

有别时留恨,销魂况在今。

风涛初振海,鹓鹭各辞林。

旧国关河绝,新秋草露深。

陆机婴世网,应负故山心。

(0)

秋夜

数夜独无欢,客心恒不安。

近城闻鼓易,远寺听钟难。

月照窗边暖,风吹帘外寒。

齐能罗帐里,独坐抱琴弹。

(0)

柬白丈人

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

今来见此松树死,丈人斩新鬓发青。

(0)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其六

旧水何堪饮社翁,兼旬兀坐雨声中。

因过村舍知春尽,渐见含桃火齐红。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