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二首·其二》
《塞下曲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马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

(0)
翻译
广阔的天空乌云密布,显得阴沉凄凉,太阳西斜时,开始飘起了细小的雪珠。
猎人们点燃山林以搜寻凶猛的野兽,而军队则埋伏在道路旁准备迎击返回的敌军。
狂风吹得旗帜杆都弯曲了,沙漠中的沙子渐渐掩埋至树梢,与地面齐平。
黄沙漫天,不分早晚地飞扬,伴随着严寒,就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悲苦之歌。
注释
广漠:广阔的原野或天空。
云凝惨:云彩凝聚,景象凄凉。
日斜:太阳西下。
飞霰:飞散的小冰粒,这里指雪珠。
烧山:点燃山林,古代一种捕猎方法。
猛兽:凶猛的野兽。
伏道:埋伏在道路上。
回兵:返回的敌军。
风折:被风吹断。
旗竿曲:旗帜的杆子弯曲。
沙埋:被沙子掩埋。
树杪:树梢。
黄云:指沙漠中因风卷起的沙尘如同云一般。
飞旦夕:不分早晚地飞扬。
偏奏:持续地演奏。
苦寒声:象征严寒的悲凉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场面的刻画,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地区的天气变化,广阔无垠的云层低垂,太阳西斜时飞扬的霰(一种小型冰粒)给人以凛冽之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残酷手段——用火烧山来驱赶隐藏其中的敌人,并在隐蔽的地方设伏等待时机攻击回旋的敌军。这两句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策略。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风力强劲到足以扭曲旗帜的程度,而荒凉之地的沙粒将树木的枝桠掩埋得无法辨识。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力的描写,间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边塞环境的艰苦。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黄色的云彩在白天和夜晚都在飘动,而笛子吹奏出的是令人感到凄冷的曲调。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悲凉与孤寂的情感,是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和战争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边塞之战的艰辛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作者介绍
马戴

马戴
朝代:唐   字:虞臣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生辰:799—869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四月十八日喜雨再用前韵呈郑宰

民间霓望正频倾,天泽如期为养耕。

终夜连朝淋不住,上畦下亩浸皆盈。

春来又见兹浓霈,秋穫何愁弗满情。

感格一机无外事,气和端自有和声。

(0)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其二十四笃行

学问思辨者,于中莹且精。

欲实据而有,要在笃于行。

(0)

题习斋先生扇上画

石罅修篁萧爽,水边老树槎牙。

气味与翁相似,岁寒长对苍华。

(0)

赠吴江学掾

万丈垂虹阿那边,君来山水愈清妍。

洞庭云气浮樽俎,震泽涛声答诵弦。

汀柳垂遮灵运笠,江花飞落广文毡。

此行适有稽山兴,漫系春风载酒船。

(0)

简秦章甫

楚楚洛阳生,清介常寡与。

宦游江之南,移家寄吴渚。

辛勤奉旨甘,言动无过举。

阳春万物新,霈泽均施普。

乘风方高翔,摧翅堕网罟。

飞文中善类,横逆夫孰禦。

白日照丹心,皦皦中自许。

有能辨冶长,终然脱石父。

操存谅深固,夷险咸善处。

涉难知弥明,履变德益聚。

静探元化心,忧患真玉汝。

(0)

鹳带箭行

城边鹳城栖,水食衣楚楚。

欲鸣不鸣候天雨,此肉胡宜登鼎俎。

柳营子弟弓石八,南山之石犹饮羽,如汝正可虚弦取。

血毛分披谁汝怜,低摧直诉使君前。

使君德意孚鱼鸟,全汝之生令汝饱。

徐行侧睨若无旁,饮洁啄腥近台沼。

使君暂拥山城麾,诏音不日遄其归。

矢来无乡汝谁依,江湖粗饱莫卑飞。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