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其七前村牧笛》
《唐安八景为尹朴之赋·其七前村牧笛》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沓霭山村静,悠扬草路遥。

调高初上陇,声近渐临郊。

落日凝寒岫,悲风动柳条。

太平民事好,日日换新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村傍晚宁静的景象,通过牧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和谐的氛围。诗人以“沓霭”形容山间的云雾,既展现了山村的静谧,也暗示了一种朦胧之美。接着,“悠扬草路遥”则将视线拉远,让读者感受到牧笛声在广阔的草地上飘荡,直至遥远之处。

“调高初上陇,声近渐临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牧笛声随风起伏,从山岭开始响起,逐渐接近郊外的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落日凝寒岫,悲风动柳条。”夕阳西下,寒气凝聚在山峰之上,微风吹过,柳条轻轻摇曳,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宁静之美。

最后,“太平民事好,日日换新谣。”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期待。这样的结尾,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升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村傍晚图景,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也有对社会和谐与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崔闲归庐山四首·其三

论世得师友,陶公乃其人。

清游入梦寐,庐山真夙因。

迩来二十年,浪染衣上尘。

陶公已去久,歘如空中云。

庐山如高士,可望不可亲。

坐想虎溪路,闻钟动微颦。

永怀炉峰顶,飞烟发朝曛。

羡子归故隐,兹焉毕其身。

吾意久规往,当从君问津。

(0)

谢事东归史馆相公出饯都门宠贶嘉什感旧怆别黯然衰悰谨次疆韵

平生亲契保初终,梦幻凋零念德宫。

朝路时来陪圣相,家山老去逐逋翁。

珠玑落纸吟豪健,兰菊浮觞醉面红。

台曜转高无复见,除非书雁到江东。

(0)

忆朱氏西涧·其二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

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篘醉几场。

(0)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其二

汉道中兴此一时,虞亡不腊尔何知。

地中鸣角无多怪,堂上论兵固有奇。

梦栎那求梁栋远,抢榆正羡羽翰卑。

淮阳汲直犹高卧,愿看箫韶集凤仪。

(0)

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先声已起故将军,卧治何劳病使君。

冠带岂能忘旧俗,山河自亦恶妖氛。

羽书奏捷无留敌,舆地论封有策勋。

横槊赋诗非我事,车书会复见斯文。

(0)

送光上人还湖南光丞相吴元忠之母弟旧名惇字元常以进士入官已而弃家祝发云

弃家忽若遗,四海吴元常。

轩冕安足轻,妻孥等毫芒。

古来惟仁者,有勇故莫当。

枨也自多欲,此心焉得刚。

相君抱壮烈,慷慨志亦偿。

徒悲萧长倩,屡折终堂堂。

子居真俗间,袖手每在傍。

十载复相见,挂帆上潇湘。

我居卞峰颠,万仞凌穹苍。

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