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骊山三绝句·其三》
《骊山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

咫尺秦陵是商鉴,朝元何必苦跻攀。

(0)
注释
方士:古代指寻求仙药或长生不老术的人。
三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如蓬莱、方丈、瀛洲。
秦陵:指秦始皇陵,象征着尘世与永恒。
朝元:古代道教术语,指朝见仙人或天帝。
苦跻攀:形容极力追求,辛苦攀登。
翻译
在海中寻找那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它们遥不可及,无法返回。
近在咫尺的秦始皇陵墓就像一面镜子,提醒我们追求长生不老只是徒劳,不必执着于登顶求仙。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骊山三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海中寻找三山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哲学思考。

“海中方士觅三山”,这里的“三山”通常指代仙山或神山,是古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诗人将自己比作海中寻找这三山的方士,表达了一种对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

“万古明知去不还”,万古流传的是这种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不会再回到了尘世之间。这两句勾勒出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永恒价值的思想情怀。

“咫尺秦陵是商鉴”,这里借用了古代鉴赏玉石的典故,意在说明历史上的伟大事物或人物,如秦始皇陵墓一样,都能成为后世鉴赏的对象。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朝元何必苦跻攀”,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朝元,即朝向元初,意指向着高远的目标前进;苦跻攀,则是形容人在事业上孜孜不倦却又不得其法的辛勤努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种不必要的挣扎和追求的一种超然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历史观察以及个人情感,是一篇充满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郊外阅骁骑剪柳

千骑同瞻白羽挥,惊尘一鬨响金鞿。

不知掣电弯弓过,但觉柳梢随箭飞。

(0)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二首·其一

东山朝日澹冥濛,一片云生万叠中。

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0)

进修堂前荷池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

铃索无声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0)

次韵代答刘文潜司业二绝·其二

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

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0)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其三

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

屏花春不老,日日是东风。

(0)

中秋无月三首·其二

扑地痴云欲万重,家家帘幕护房栊。

世间第一无情物,谁似中秋雨与风。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