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三》
《感事·其三》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推车弄顶看文康,变态真如傀儡场。

五百控弦谋劫制,一丸进药失先尝。

传书信口诃西母,改制称尊托素王。

九死一生仍脱走,头颅声价重天亡。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推车弄顶看文康”,以“推车”比喻历史的进程,而“文康”则暗示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历史画卷,强调了历史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化无常。

“变态真如傀儡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观点,将历史比作傀儡戏的舞台,暗示了历史人物或事件如同被操控的傀儡,其命运不由自主,充满了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接下来的“五百控弦谋劫制,一丸进药失先尝”,运用了具体的事件来展开论述。这里“五百控弦”可能暗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劫制”则意味着对权力的争夺与控制;“一丸进药”则可能是比喻某种策略或决策的实施,但最终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中计划与结果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决策失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传书信口诃西母,改制称尊托素王”则涉及到了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里的“西母”可能象征着外来文化或思想,“改制称尊托素王”则可能指的是试图通过改变制度或信仰来巩固统治地位。这两句反映了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与政治的变革往往伴随着挑战与冲突,以及对传统权威的重新定位。

最后,“九死一生仍脱走,头颅声价重天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追求理想与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牺牲。这一句强调了历史人物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记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变革与牺牲的复杂思考,以及对历史进程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和僧诜见怀二首·其二

眉目棱棱有古风,却疑曾作钓鱼翁。

一竿明月空抛掷,谁道烟波无处穷。

(0)

西轩默怀敦复二首·其一

小盆小石小芭蕉,水面纹生暑气消。

明眼客来时一眄,已知吾意在鹪鹩。

(0)

宗公香莹轩二首·其一

酴醾洞口作新轩,香莹佳名自此传。

要是酿为光禄酒,醉来骑鹤上青天。

(0)

中方寺题壁

西岩晓起过中方,欲趁春归客思忙。

不似野僧忘岁月,手披黄卷满头霜。

(0)

庙湾夜泊

薄昏洲渚鸥凫静,照网渔家灯火红。

尽道龙归井泉浊,明朝愿借一帆风。

(0)

次曲江先寄太守刘宜翁五首·其四

学佛学仙君自悟,多愁多病我难任。

兵厨酒熟青梅小,且置玄谈伴醉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