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里来朝谒,林泉却忆归。
得诗从史阁,扫石向岩扉。
云伴离丹阙,猿窥换紫衣。
天台寿昌寺,山水有光辉。
帝里来朝谒,林泉却忆归。
得诗从史阁,扫石向岩扉。
云伴离丹阙,猿窥换紫衣。
天台寿昌寺,山水有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返回寺院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云林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宁静的宗教情怀。
“帝里来朝谒”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是在皇都,这里的“朝谒”是指早晨拜访。紧接着,“林泉却忆归”,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的离去感到不舍,但同时也理解他对山林泉水的向往。
“得诗从史阁,扫石向岩扉”一句,展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得诗”意味着通过诗歌传达情感和思想,而“扫石向岩扉”则形象地表明了僧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即将回到寺院的生活。
随后的“云伴离丹阙,猿窥换紫衣”两句,更是诗歌中最为生动的部分。“云伴离丹阙”,描绘了僧人离开时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猿窥换紫衣”,则用猿猴换下来的衣服来形容僧人的简朴生活,同时也隐喻着僧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最后,“天台寿昌寺,山水有光辉”两句,则直接点出了送别的具体地点和景象。“天台寿昌寺”,是指诗中描述的僧人将要归去的地方,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著名的天台宗道场。而“山水有光辉”,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灵光灿烂的情境,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佛法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
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
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
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
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
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
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
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
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风雨渡扬子江》【元·吴莱】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吟倚金山有暮钟,望穷采石无朝橹。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樽俎。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https://shici.929r.com/shici/6wNegZ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