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离别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女子对爱侪的依恋之情。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两句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伤的夜晚氛围。莺鸟的啼叫声与残留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而“绣阁香灯灭”则暗示了室内的温馨和舒适已经不再,只剩下一份空寂。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显示了男子即将离去的情景。马儿的嘶鸣声成为离别的信号,而“落花时节”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和情感的无常。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中,女子虽已梳妆,但心绪牵挂,不忍心再添画蛾眉之饰。她独自倚靠在华丽的门扉上,心中充满了忧愁。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则表达了一种愿意留住时间、留住情感的渴望。女子不希望有人扫去门前的香尘,因为那可能是男子留下的足迹,每一次的扫除都仿佛是在催促着他的离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面对爱侪离别时的复杂心理,是一首表达女性柔情与哀愁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