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迷悟尽真如,见性名堂亦谩书。
万变纷纷任交战,一心了了即安居。
槛花夭秀乌能浼,庭柏孤高自有馀。
多谢前人为留意,使予聊得寓清虚。
由来迷悟尽真如,见性名堂亦谩书。
万变纷纷任交战,一心了了即安居。
槛花夭秀乌能浼,庭柏孤高自有馀。
多谢前人为留意,使予聊得寓清虚。
这首诗《见性堂》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由来迷悟尽真如”,开篇便点明了人生的迷与悟皆源于内心的真实认知。接着,“见性名堂亦谩书”一句,表达了对追求表面名利的不屑,强调了深入内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万变纷纷任交战,一心了了即安居”两句,描绘了世事变化无常,人心在其中挣扎,但只要内心保持清明,就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精神世界的独立与强大。
“槛花夭秀乌能浼,庭柏孤高自有余”则以自然景物为喻,花朵虽美却无法玷污内心的纯净,柏树虽孤独却依然挺拔,象征着诗人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和品质。
最后,“多谢前人为留意,使予聊得寓清虚”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感激,以及自己能够借此领悟到内心宁静的满足感。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柏竹老岁寒,梅矾澹春风。
邂后万里桥,相对双鬓蓬。
论心岂无酒,举盏不忍空。
恐渠道旁嗤,咄咄醉颊红。
送以静观颐,答以晦养蒙。
障尘马上去,意气如飞鸿。
荆州旧分虎,武陵世凭态。
所至相劳苦,父老携儿童。
地偏舞袖长,鸡脊牛鼎丰。
甘棠子孙枝,蒙密成芳丛。
闻之白玉堂,起草谁其工。
要为官择人,颇牧还禁中。
胸藏经济方,医国收全功。
世事俱尘土,惟有汗竹公。
雨足芎茁苗,风暖蒲长茸。
离索抱孤影,目断三峡东。
天生一代奇,人瑞国之宝。
少游翰墨场,声誉日杲杲。
蟠胸三万卷,致君应有道。
怀璧掩其光,几书州县考。
翩翩凤新雏,飞上群玉岛。
郎星粲光躔,同舍未为老。
自诡乘一障,决计何太早。
分以星子符,庐阜足幽讨。
荣途竞奔逐,砥柱回澜倒。
自顾孤危踪,归意万浩浩,白头频送客,可以慰离抱。
江头潮正平,西风一帆好。
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辨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