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真檀施者谁子,僧云福堂陇西李。
亘无穷尽理则那,明明善根此其始。
应真檀施者谁子,僧云福堂陇西李。
亘无穷尽理则那,明明善根此其始。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名为《书新兴罗汉室》。诗中通过描述一位名为福堂陇西李的施主,以檀香供养佛像,揭示了佛教信仰中对善根的重视与追求。诗中“应真檀施者谁子”一句,以问句形式引出施主的身份,表达了对施主虔诚行为的尊敬与好奇。“僧云福堂陇西李”则直接点明了施主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其在佛教信仰中的角色。
接下来,“亘无穷尽理则那”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施主的行为比作无尽的真理之路,暗示了通过修行和善行,人们可以不断接近真理和智慧。“明明善根此其始”则点明了施主的檀施行为是善根萌芽的开始,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善行与修行将会随之而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施主的虔诚与慷慨,也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学思想,即通过善行积累善根,最终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提升。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对个人行为的赞美与对普遍真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繄余苦行役,浪迹曾未休。
偶爱风日佳,拟作湖山游。
旧侣有好怀,慷慨念同流。
开尊浮采鹢,荡桨随轻鸥。
舟中望三竺,恍惚如丹邱。
遂挟寻幽兴,倘遇飞仙俦。
玄关一以入,神赏喜相酬。
良辰不再逢,后会如此不。
且进掌中怀,共扫心上忧。
人世悠悠尔,身外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