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檠焰短西风劲,约略三更尽。笙歌吹得梦零星。
隔院谁家欢宴未曾停。
年年人为悲秋瘦,况复严寒候。
城乌啼下满帘霜,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
孤檠焰短西风劲,约略三更尽。笙歌吹得梦零星。
隔院谁家欢宴未曾停。
年年人为悲秋瘦,况复严寒候。
城乌啼下满帘霜,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
这首《虞美人·旅夜》描绘了一幅深夜旅人独处的凄凉画面。开篇“孤檠焰短西风劲”,以“孤檠”(孤独的灯)和“西风劲”(强劲的西风)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寒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接着“约略三更尽”,点明时间已至深夜,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
“笙歌吹得梦零星”一句,通过对比笙歌的热闹与主人公梦境的破碎,反衬出内心的寂寞与失落。而“隔院谁家欢宴未曾停”则通过邻家的欢声笑语,反衬出自己处境的冷清与孤独,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年年人为悲秋瘦,况复严寒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在严寒中更加深重的孤独与哀愁。这里的“悲秋”不仅指自然界的秋天,也暗含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最后,“城乌啼下满帘霜,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以乌鸦的啼叫和满帘的霜花,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而“今夜漏声偏比客愁长”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绪,将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旅人在异乡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五台古树蟠杈枒,几劫山中雨鬘华。
蛟龙穴石五千仞,善根不受诸泥沙。
文殊说法忉利上,历历白榆依瑞相。
忽然倒影落青冥,印入祇林自成像。
老樵腰斧若猿猱,掀萝担取侪蓬蒿。
归来夜半霹雳声,圆光照眼怖欲逃。
苍虬脱鳞木兰裂,中有文殊身似雪。
庄严螺髻妙无伦,纯漆点瞳香海澈。
南来有意伴长耳,应与肉身笑相视。
古佛法相总天成,刻画丹青徒幻诡。
人言此是真文殊,我来瞻礼抚掌吁。
聊作转语开蒙愚,是相非相何别区,万川月影皆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