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巴陵》
《巴陵》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律诗

重到巴陵秋正清,岳阳城下系孤舲。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

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

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

(0)
注释
巴陵:古代地名,今湖南岳阳。
孤舲:孤独的小船。
江湖:泛指广大水面。
河汉:银河。
鱼婢舞:比喻鱼儿在月光下游动的样子。
气蒸:水汽蒸腾。
雁奴腥:形容雁群的叫声。
潇湘柁:潇湘江上的船舵。
渔笛渔榔:渔民吹的笛子和敲的木棒,用来捕鱼。
翻译
我再次来到秋天清朗的巴陵,岳阳城下停泊着我的小船。
广阔的江湖水面连着天边,夜晚的凉意让银河格外明亮。
月亮升起在洞庭湖上,鱼儿仿佛在舞蹈,云梦泽的雾气中传来大雁的叫声。
撑船的人用力摇动船桨,潇湘江上渔笛和渔榔声此起彼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南水乡图景。开头“重到巴陵秋正清”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巴陵之秋,气候明净。紧接着,“岳阳城下系孤舲”则勾勒出一处隐逸的居所,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是一位喜欢独处、远离尘世的文人。

“江湖万里水云阔,天地一凉河汉明”这两句诗中,作者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江湖之美,秋风过后,气温降低,一切变得清新脱俗。这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法,将自然景观纳入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之中。

诗人接着写道:“月出洞庭鱼婢舞,气蒸云梦雁奴腥。”这里,“月出洞庭”,洞庭湖夜晚的月光映照下,水波粼粼,如同鱼儿在水中跳跃。后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情境。“气蒸云梦”表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而“雁奴腥”则是对远方来客的怀念。

最后,“篙工又鼓潇湘柁,渔笛渔榔上下鸣。”这里的篙工、渔笛等都是描写水乡生活的细节,这些景象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江南秋夜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二

堂堂国体振纲常,礼乐昭明冠百王。

圣子神孙千万世,继承鸿业与天长。

(0)

次省斋韵二首·其二

年来甲子已云周,白发萧萧不耐秋。

思逐孤云天外远,身如一苇浪中浮。

服田曾竭三时力,种橘能同万户侯。

农圃关心何日遂,清樽浊酒可忘忧。

(0)

秋日遣怀

自叹罹严谴,深惭负盛时。

愁牵翻似梦,力困始知衰。

逗冷霜初试,迎风叶易摧。

亨屯元有定,安分复何疑。

(0)

赠冯参议贵冯以给事中从军交阯擢任其职

平芜古堞晚萧萧,秋尽炎荒草不凋。

北望休嗟边徼远,南来已见瘴烟消。

受恩部节分清要,托顾专城协上寮。

海国诸生多在席,中朝老将半回貂。

文雄惯草军门檄,地僻曾迂使者轺。

万里正看抟羽翼,一枝从此诧鹪鹩。

座中论侠心逾壮,幕下延材气不骄。

会见徵书还贾谊,未应投笔羡班超。

愧余感遇情初洽,念尔相逢意独饶。

孤馆疗除频见过,遐方溽暑不辞歊。

呼童日午寻茶臼,隔壁时来问醴瓢。

正喜词华泉倒峡,俄惊岁月斗旋杓。

星河耿耿当窗见,岛树依依入望遥。

一曲剑歌何处写,不堪听尽海门潮。

(0)

潢州忆丁显

故人自是龙头客,何似南荒久不归。

欲把一觞陈楚些,月江烟雨正霏霏。

(0)

题僧自悦山中白云

度壑穿林元是幻,风收雨散却还空。

要知自悦与持赠,都在青天片月中。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