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寄呈王侍郎》
《古意寄呈王侍郎》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夜光贮怀袖,待报一顾恩。

日向江湖老,此心谁为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wángshìláng
táng / dàishūlún

guāngzhù怀huáixiùdàibàoēn
xiàngjiānglǎoxīnshuíwèilùn

翻译
夜晚的光芒藏在衣袖中,等待着报答你的恩情。
随着岁月在江湖中流逝,这份心意又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夜光:比喻珍贵或微妙的情感,这里指诗人内心的光芒。
贮:收藏,此处表示隐藏。
怀袖:衣袖,暗含亲密或私密的传递方式。
一顾恩:一次回眸的恩情,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日向:随着时间的推移。
江湖老:比喻人生的经历和岁月的沧桑。
此心:诗人的心意。
谁为论:无人能理解,表达孤独和无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名为《古意寄呈王侍郎》。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怀和对往昔旧友的思念之情。

“夜光贮怀袖”,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将月光藏于衣袖之中,暗示他在夜晚独自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中。这里,“夜光”象征着静谧与孤独,而“怀袖”则是隐藏情感的隐喻。

“待报一顾恩”,诗人期待能够有机会向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待报”表明他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一顾恩”则指的是对朋友的一次眷顾,或者说是一份恩情。

接下来的两句“日向江湖老,此心谁为论”,诗人感慨地表达了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老去,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日向江湖老”描绘了一种时光飞逝、自然景观变迁的情景,而“此心谁为论”则是诗人对自己复杂情感的自我反省,似乎在问自己,这颗跳动着思念之心,还有谁能够理解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月光、衣袖、恩情和时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旧友的怀念与期待。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十二日同北野诸公泛㴘湖三叠纶字韵

寻常纸上说经纶,云汉机丝要手分。

投杼却寻东海钓,驰烟已愧北山文。

短蓑高笠诗添景,醉舞狂吟酒策勋。

落日推蓬见归鹤,一声犹想梦中闻。

(0)

陈汝玉濒行留卷索诗因阳孙奉寄

朱旗组甲照晴川,锦褾牙签出玳筵。

老去山林惟一懒,梦回池草又三年。

班超功业时来建,郤克诗书世共贤。

遥想秣陵今夜月,清光还似海门圆。

(0)

次韵答陈鲁南

魏阙江湖总帝臣,碧山金马亦平分。

机云此日真无恨,随陆当年也未文。

清浅几湾松谷水,飘摇一片海天云。

只应细雨斜风调,未可群仙上界闻。

(0)

腊月六日视墓地归作

百岁生涯一颗逢,芒鞋踏遍五湖东。

岂知海鹤冲霄地,只在家山举目中。

旧识野人谣谶熟,无心蓍策繇言同。

馀龄此外嗟何事,俛首临深履薄翁。

(0)

赵叔敬佥宪示和东湖诗次韵写怀因以为赠·其二

飞将才名困数奇,卧龙生计一茅茨。

也知世有屠沽乐,不疗人歌婉娈饥。

镜里晓妆看的的,墦间归步亦施施。

乾坤若竟无真是,长使痴人笑不痴。

(0)

四月廿七日有感·其一

桑阴幂地水侵秧,忆在长安望故乡。

今日一杯桑下醉,不知何以答穹苍。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