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斋先生臞鹤姿,赋性简淡追希夷。
予少登堂蹑履綦,道德懿远真吾师。
说易搆旨参庖羲,太羹不和大音希。
使我听之意忘疲,玄言默化春丛滋。
运乖遇蹶多所违,寒虫寂寂低绛帷。
夜来辗转如有思,梦寐啽呓一见之。
清词微笑恍平时,悠哉不晤慰渴饥。
醒视薄雪委阶墀,朦胧片月色相疑。
怅望美人水之湄,屈指往事中情悲。
伯鱼先逝伋为谁,大德不嗣箕绪微。
当年授受竟奚为,我之罪矣夫何辞。
简斋先生臞鹤姿,赋性简淡追希夷。
予少登堂蹑履綦,道德懿远真吾师。
说易搆旨参庖羲,太羹不和大音希。
使我听之意忘疲,玄言默化春丛滋。
运乖遇蹶多所违,寒虫寂寂低绛帷。
夜来辗转如有思,梦寐啽呓一见之。
清词微笑恍平时,悠哉不晤慰渴饥。
醒视薄雪委阶墀,朦胧片月色相疑。
怅望美人水之湄,屈指往事中情悲。
伯鱼先逝伋为谁,大德不嗣箕绪微。
当年授受竟奚为,我之罪矣夫何辞。
此诗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题为《夜梦林简斋先生》。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梦见林简斋先生的情景,通过梦境展现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先生道德风范的追忆。
首句“简斋先生臞鹤姿”,以“臞鹤”形容先生的瘦削高雅之姿,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赋性简淡追希夷”,赞扬先生性情简朴淡泊,追求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诗人自述年轻时曾有幸拜会先生,“予少登堂蹑履綦”,表达了对先生的尊敬与仰慕。
接下来的几句“说易搆旨参庖羲,太羹不和大音希”,描述了先生在易学上的深邃见解,以及其道德学问的深远影响,如同庖羲般深奥难解,却又不失和谐之美。诗人感叹自己在聆听先生教诲后,内心感到无比的宁静与充实,仿佛春日的草丛在默默滋养着万物。
然而,好景不长,世事多变,先生遭遇不幸,“运乖遇蹶多所违”。诗人通过“寒虫寂寂低绛帷”这一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先生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的辗转反侧,让诗人梦回与先生的相遇,感受到先生的微笑与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好梦难长,诗人醒来后,只见薄雪覆盖台阶,朦胧的月色让人难以分辨。此时,诗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与对先生的哀悼。他感慨于先生的早逝,以及未能传承其伟大德行的遗憾,“伯鱼先逝伋为谁,大德不嗣箕绪微”。
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未能继承先生的遗志,深感愧疚,“当年授受竟奚为,我之罪矣夫何辞”。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林简斋先生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先生遗志的自责与反省。
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说尽一生。
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空馀豪气峥嵘。
安得良田二顷耕。
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平。
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
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
人倚金铺,颦翠黛、盈盈堕睫。
话别处、留连无计,语娇声咽。
十幅云帆风力满,一川烟暝波光阔。
但回首、极目望高城,弹清血。并兰舟,停画楫。
曾共醉,津亭月。销魂处,今夜月圆人缺。
楚岫云归空怅望,汉皋佩解成轻别。
最苦是、拍塞满怀愁,无人说。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
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江亭月观今如许。
叹飘零、墨香千古。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
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
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
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