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宋飘零。卧酂邑残桥,下县荒亭。
闻道今夜,海碧天青。人世几度曾经。
想半生踪迹,欢娱短、愁绪星星。
搅离肠,更翻阶急雨,只是淋铃。
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
唤马前情,窥帘旧事,此际有影无形。
算除非梦里,重相见、巫女湘灵。梦还醒。
五更作响,半榻灯荧。
梁宋飘零。卧酂邑残桥,下县荒亭。
闻道今夜,海碧天青。人世几度曾经。
想半生踪迹,欢娱短、愁绪星星。
搅离肠,更翻阶急雨,只是淋铃。
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
唤马前情,窥帘旧事,此际有影无形。
算除非梦里,重相见、巫女湘灵。梦还醒。
五更作响,半榻灯荧。
这首《春从天上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壬子年元宵节所作。词中描绘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落寞,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
开篇“梁宋飘零”,点明词人远离故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卧酂邑残桥,下县荒亭”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接下来,“闻道今夜,海碧天青”以景物描写引入,暗示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仿佛与自然界的变换相呼应。
“人世几度曾经”一句,词人反思人生经历,感叹世事无常,岁月流转。接着,“想半生踪迹,欢娱短、愁绪星星”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既有短暂的欢愉,也有无尽的愁绪。此处“星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愁绪之多,难以计数。
“搅离肠,更翻阶急雨,只是淋铃”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内心的痛苦。急雨和淋铃声,仿佛是外界对词人心境的映射,加重了其情感的沉重。
“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回到往昔的美好时光,词人回忆起春日夜晚的繁华与热闹,以及与人共度的美好瞬间。然而,“唤马前情,窥帘旧事,此际有影无形”又将现实与回忆对比,强调了当前的孤独与空虚。
最后,“算除非梦里,重相见、巫女湘灵”表达了词人对重逢旧友或美好时光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只能在梦中实现。“梦还醒。五更作响,半榻灯荧”则以梦醒后的寂静与孤寂收尾,强调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在元宵佳节之际,面对孤独与回忆时复杂而深刻的心境变化。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老臣为感圣恩殊,趣治轻装觐帝居。
锡宴便藩亲凤扆,赐章重叠捧龟书。
康时有志才终短,报国无功术已疏。
身在洛阳心魏阙,愿倾丹恳上公车。
涪陵古群接青台,巴俗频思叔度来。
鱼竹乍分天顾息,星轺初动隼旟开。
一麾暂辍含香职,双笔犹淹视草才。
伫听陜棠民颂洽,紫泥对诏下蓬莱。
平圃回天仗,昆池降帝舆。
晨葩才隐蝶,新藻复藏鱼。
露重香英湿,风长钓线舒。
乳莺迁谷近,朱鲔跃渊初。
禹律铿金奏,尧樽遍石渠。
乘时覃惠宴,不是乐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