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春从天上来   押[青]韵

梁宋飘零。卧酂邑残桥,下县荒亭。

闻道今夜,海碧天青。人世几度曾经。

想半生踪迹,欢娱短、愁绪星星。

搅离肠,更翻阶急雨,只是淋铃。

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

唤马前情,窥帘旧事,此际有影无形。

算除非梦里,重相见、巫女湘灵。梦还醒。

五更作响,半榻灯荧。

(0)
鉴赏

这首《春从天上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壬子年元宵节所作。词中描绘了词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落寞,以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

开篇“梁宋飘零”,点明词人远离故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卧酂邑残桥,下县荒亭”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接下来,“闻道今夜,海碧天青”以景物描写引入,暗示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仿佛与自然界的变换相呼应。

“人世几度曾经”一句,词人反思人生经历,感叹世事无常,岁月流转。接着,“想半生踪迹,欢娱短、愁绪星星”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既有短暂的欢愉,也有无尽的愁绪。此处“星星”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愁绪之多,难以计数。

“搅离肠,更翻阶急雨,只是淋铃”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内心的痛苦。急雨和淋铃声,仿佛是外界对词人心境的映射,加重了其情感的沉重。

“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回到往昔的美好时光,词人回忆起春日夜晚的繁华与热闹,以及与人共度的美好瞬间。然而,“唤马前情,窥帘旧事,此际有影无形”又将现实与回忆对比,强调了当前的孤独与空虚。

最后,“算除非梦里,重相见、巫女湘灵”表达了词人对重逢旧友或美好时光的渴望,但这种愿望似乎只能在梦中实现。“梦还醒。五更作响,半榻灯荧”则以梦醒后的寂静与孤寂收尾,强调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词人在元宵佳节之际,面对孤独与回忆时复杂而深刻的心境变化。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0)

感遇九首·其八

松柏地之灵,草莽亦同茂。

愿得区域中,人心复纯素。

苍梧会稽阴,罔复有陵墓。

六合无知音,青山有归路。

人生惜朱颜,贤照长相顾。

昨夜露华台,谁不怨秋暮。

(0)

臣伏蒙圣恩今月二日就琼林苑特遣中使宠赐御诗仰味圣言恭披宸翰曲推恩礼过奖愚臣感愧之深负荷弗克辄课愚陋恭和圣制

老臣为感圣恩殊,趣治轻装觐帝居。

锡宴便藩亲凤扆,赐章重叠捧龟书。

康时有志才终短,报国无功术已疏。

身在洛阳心魏阙,愿倾丹恳上公车。

(0)

送郭屯田牧涪陵

涪陵古群接青台,巴俗频思叔度来。

鱼竹乍分天顾息,星轺初动隼旟开。

一麾暂辍含香职,双笔犹淹视草才。

伫听陜棠民颂洽,紫泥对诏下蓬莱。

(0)

赏花钓鱼应制

平圃回天仗,昆池降帝舆。

晨葩才隐蝶,新藻复藏鱼。

露重香英湿,风长钓线舒。

乳莺迁谷近,朱鲔跃渊初。

禹律铿金奏,尧樽遍石渠。

乘时覃惠宴,不是乐观鱼。

(0)

道院

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

雨苔生古壁,雪雀聚寒林。

忘虑凭三乐,消闲信五禽。

谁知是官府,烟缕满炉沈。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