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夜观月张氏楼》
《十四夜观月张氏楼》全文
宋 / 林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

时人不会盈虚意,不到团圆不肯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guānyuèzhāngshìlóu
sòng / línlóng

zhīzhōngqiūjiānchánguāngyìngwèishǎoqīnghán

shírénhuìyíngdàotuányuánkěnkàn

翻译
仅仅相隔中秋的一夜之间,月光应该还未减少那份清冷之感。
当世人未能理解月亮盈亏的深意,不到满月就不会去欣赏。
注释
只隔:仅仅。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一夕间:一夜之间。
蟾光:月光,这里指代月亮。
应未少:应该还未减少。
清寒:清冷、寒冷。
时人:当时的人们。
不会:未能理解。
盈虚:月亮的盈亏变化,比喻事物的盛衰。
意:深意。
到:到达。
团圆:满月,象征团聚。
肯:愿意。
看: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一龙的《十四夜观月张氏楼》,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夜晚在楼上赏月的情景。首句"只隔中秋一夕间"表达了时间之短,距离中秋之夜仅剩一夜,暗示了诗人对团圆的期待。次句"蟾光应未少清寒"中的"蟾光"指代明亮的月光,"清寒"则描绘了月色的冷寂,暗含了诗人对月夜孤寂之感。

"时人不会盈虚意"一句,"盈虚"寓指月亮的圆缺变化,诗人借此表达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起伏,暗示人们往往在不如意时才更加珍惜团聚。最后一句"不到团圆不肯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只有在中秋这样的团圆时刻,人们才会更加关注那轮明月。

整首诗通过中秋赏月这一传统题材,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既有对月夜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林一龙
朝代:宋

温州永嘉人,字景云,人称石室先生。度宗咸淳七年进士。累官秘书郎、崇政殿说书,终史馆检阅。性直谏,乐道人善。工古文。有《石室文集》。
猜你喜欢

秋日偕成竹居秦景桓游蜀冈万花园

九曲池平带蜀冈,吴公台远隔雷塘。

閒寻遗迹怀千古,迥立高丘望八荒。

黄落山川秋广大,青冥风露日凄凉。

一尊不慰登临地,朔雁南云恨更长。

(0)

上京秋日三首·其三

远山平野浩茫茫,曾是当年古战场。

饮马水乾沙窟白,射雕尘起碛云黄。

中郎节在仍归汉,校尉城空罢护羌。

今日车书逢混一,不辞垂老看毡乡。

(0)

题雪溪待渡图

晋阳山下蒲村渡,断坂连冈叠烟树。

横汾水落流更急,客子西归迫秋暮。

朔风转雨作雪飞,倚盖沙头泥没屦。

后来者谁须我友,望望津船出前溆。

湿云扑地边鸿惊,危桥挂岸征马生。

樵家有径冻叶平,土床火煖无人声。

乱峰倒倚白石烂,空壑半压冰槎横。

归来想像犹眼底,讵拟褐夫能画此。

溪明雪净古色起,一片荒寒在窗几,岁晚远游吾倦矣。

(0)

题武林姚氏颐寿堂

有地须种木兰花,有树好宿双啼鸦。

木兰女儿能代父,慈鸦之雏能哺母。

姚家堂中如画图,鹤发高居彩衣舞。

当年兵尘暗乡关,扶携稿砧烟瘴间。

天留晚福在平世,去家万里仍生还。

有儿有妇供滫瀡,书声歌声动邻里。

板舆不待鱼轩,列鼎不如负米,中有至乐物莫比。

酌彼金罍酒,起为颐颜寿。

堂前日日春风和,棘心之诗岂足多。

我今独无空尔羡,如此堂中萱草何。

(0)

书怀

铁瓮城头刻漏迟,清霜如雪扑帘飞。

雁声随地梦回枕,月色满怀人捣衣。

塞北将军犹索战,江南游子苦思归。

呼鹰插箭从围猎,苜宿秋高马正肥。

(0)

中元回家拜祭感怀

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

乱后人家生事薄,游兵逻卒犹喧阗。

山乡路阻无纸钱,江村月落烹细鲜。

新魂旧魂百战死,孤儿寡女双泪涟。

陈生归来泉石下,独居一屋如磬悬。

洁膳孝养复何有,幽轩洒扫花竹妍。

青藜之羹荐香饭,翠壶之茗烹清泉。

二亲避地海中渚,顾影百拜心悽然。

荷衣破碎暮雨急,枕书不寐思去年。

烽火连天暗锋镝,遗骸满野飞乌鸢。

兰盆酒果谁复设,若敖之鬼啼秋烟。

连兵搆祸今未已,疲民重敛何敢言。

喜闻王师下闽海,庙堂元宰方筹边。

桓桓诸将奋忠烈,义气思欲吞腥膻。

下方野人日矫首,旄头早落闽中天。

人有居,鬼有享,卖刀买犊耕山田。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