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这首词作家细腻地表达了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直截了当地道出了离别之情,愁绪如同秋天一般无处安放,只能积聚在离人的心头。
接下来的"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用芭蕉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的画面,形象地描绘了愁思萦绕之感,即便没有雨水滋润,芭蕉依旧发出仿佛哭泣的声音。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矛盾的心境。人们都说晚上的凉风和美好的天气非常宜人,但在词人的心中,却因为有了明月而不敢轻易地登上高楼,因为那可能会让他更加沉浸于往事的回忆之中。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这里讲述的是岁月如梦,一去不复返,而那些美丽的景致却像烟雾一般虚幻不定,这些都是词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人事无常的一种感慨。
最后两句"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则描绘了游子依依不舍的场景。燕子已经飞回,它象征着春天将尽,而词人作为远方的客人,却仍旧徘徊不忍离去。垂柳在水中轻拂,仿佛是用来系住行舟,不让它离开,这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流露出词人的依恋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惜别》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表现力极强、艺术成就颇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