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秋杂咏·其四秋钟》
《九秋杂咏·其四秋钟》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寺庙中的宁静与寂寥,通过霜钟的声音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寂寞秋原寺”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霜钟韵最幽”一句,以“霜钟”这一意象,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而“韵最幽”则强调了钟声的深远与悠扬。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钟声的影响放大,仿佛那声音穿越了整个夜晚,甚至让听者一夜之间白了头,以此来表现钟声的震撼力和对人心灵的触动。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皎洁的月光如同床铺,而风吹过楼宇,带来了凉爽与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情境的感慨,虽然身处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忧愁。这里的“景阳愁”可能源自于历史典故,指的是南朝陈后主在景阳宫中沉溺享乐,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以此来隐喻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寺庙中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葛洪川

葛洪川畔试寻诗,圆泽精魂世孰知。

但见野僧相指点,独怜游子转伤悲。

湍流涧水侵苔藓,磊落山岩拂树枝。

我亦赏吟风月尔,人间今古信如斯。

(0)

寄敖器之

绝代敖夫子,春来定若何。

新丰逆旅市,叩角饭牛歌。

汉相延东阁,成周在泰和。

汇征调玉烛,小用亦金坡。

(0)

壮志

壮志老不已,抚剑斥宇宙。

日月倏过眼,孰得百岁寿。

只今忍困苦,不必羡贵富。

盖代事业在,唾手可以就。

(0)

送行甫

师门讲绝学,淡泊易荆榛。

锱铢利害牵,不暇能亲仁。

君侯志意高,面无三斗尘。

越从武夷来,邂逅京华春。

抵掌顾我谈,文彩天麒麟。

归哉吴阊门,太湖漾无垠。

修名恐不立,何必问屈伸。

(0)

散步

世道日狭隘,无地可自容。

岂不有崖壑,乐此林下风。

乘晴气清和,试听飞流淙。

凭轩得名酒,老我时一中。

(0)

九日次前韵答赋德久

客里素秋节,谁复同襟期。

黄花虽满眼,何意采摘之。

古今旷达人,把此颜为怡。

谓可制颓龄,属兴深于兹。

渊明南山下,放浪东篱枝。

白衣纵莫至,自惜草木姿。

斯辰天阴阴,云深翳晴曦。

更想杜陵老,抱病登台时。

我欲事啸歌,舒忧以娱悲。

悠悠时序心,摇毫漫致词。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