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寺庙中的宁静与寂寥,通过霜钟的声音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寂寞秋原寺”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霜钟韵最幽”一句,以“霜钟”这一意象,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而“韵最幽”则强调了钟声的深远与悠扬。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钟声的影响放大,仿佛那声音穿越了整个夜晚,甚至让听者一夜之间白了头,以此来表现钟声的震撼力和对人心灵的触动。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皎洁的月光如同床铺,而风吹过楼宇,带来了凉爽与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情境的感慨,虽然身处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忧愁。这里的“景阳愁”可能源自于历史典故,指的是南朝陈后主在景阳宫中沉溺享乐,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以此来隐喻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寺庙中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师门讲绝学,淡泊易荆榛。
锱铢利害牵,不暇能亲仁。
君侯志意高,面无三斗尘。
越从武夷来,邂逅京华春。
抵掌顾我谈,文彩天麒麟。
归哉吴阊门,太湖漾无垠。
修名恐不立,何必问屈伸。
客里素秋节,谁复同襟期。
黄花虽满眼,何意采摘之。
古今旷达人,把此颜为怡。
谓可制颓龄,属兴深于兹。
渊明南山下,放浪东篱枝。
白衣纵莫至,自惜草木姿。
斯辰天阴阴,云深翳晴曦。
更想杜陵老,抱病登台时。
我欲事啸歌,舒忧以娱悲。
悠悠时序心,摇毫漫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