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腊天地闭,云气匝野垂。
何况袁抚间,积潦盈路歧。
寸晷拔寸步,一堠费一时。忽跌落深淖,有似鸟著?。
寒日已西匿,游子方南驰。
孤店渺烟际,僮马饥以羸。
霏霏雪没骭,憯憯风裂肌。
古人贵遗体,不肯临深危。
儿行风雪中,慈母安得知。
终当投绂去,重补南陔诗。
穷腊天地闭,云气匝野垂。
何况袁抚间,积潦盈路歧。
寸晷拔寸步,一堠费一时。忽跌落深淖,有似鸟著?。
寒日已西匿,游子方南驰。
孤店渺烟际,僮马饥以羸。
霏霏雪没骭,憯憯风裂肌。
古人贵遗体,不肯临深危。
儿行风雪中,慈母安得知。
终当投绂去,重补南陔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中连绵不绝的雨雪天气,以及旅人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的艰难行走。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穷腊天地闭,云气匝野垂"一句,形容了阴霾连绵、天色昏黧的冬日景象。"何况袁抚间,积潦盈路歧"则进一步描写了连续不断的雨雪使得道路积水,行走变得困难重重。
"寸晷拔寸步,一堠费一时"表达了时间在缓慢流逝中,每一步都艰难前行。紧接着,"忽跌落深淖,有似鸟著?"则通过旅人不慎落入深泥的意外事件,增添了一份惊险感。
诗中的下半段,"寒日已西匿,游子方南驰"写出了日暮时分,行者仍需在严寒中继续南行。"孤店渺烟际,僮马饥以羸"则描绘了旅人途经一处偏远的酒肆,只见到几缕孤独的炊烟,以及饥饿的马匹。
"霏霏雪没骭,憯憯风裂肌"更形容了大雪纷飞,甚至积雪覆盖了马蹄,而凛冽的北风让人感觉到皮肤被割裂。这些细节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古人贵遗体,不肯临深危。儿行风雪中,慈母安得知"表达了古人重视生命安全,不愿冒险至于危境,而旅者在风雪中跋涉,母亲又怎能知道他的安危。诗歌以此作为结束,流露出对远方游子的担忧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刻画,以及对行者的艰辛和家人的牵挂的深情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刘克庄在艺术上的成就。
彼泽有嘉植,淤泥擢朱华。
宛在水中央,尘土无由加。
秀色一何丽,幽气静以遐。
群鱼戏其下,游蜂亦来过。
而爱君子心,独立终非他。
我欲集为裳,佩之以揭车。
临波托文鳐,遗彼帝子家。
采莲者谁子,日暮发清歌。
歌长路且迥,使我一咨嗟。
羡千年泗水,流圣泽、尚淙淙。
远西引河源,东连岱岳,南下瓯江。
如君一门簪绂,更风流文彩世无双。
柳外藏书楼阁,竹间放鹤轩窗。弓刀暂尔拥旌幢。
清誉蔼南邦。喜烟净妖狼,滩飞瑞鹅,月静惊厖。
归去吴钩锦带,想高堂春酒正盈缸。
菽水清欢未极,风云壮志休降。
山人爱松苦成癖,绕屋尽是苍龙鳞。
长哦其间日不足,更寻梅隐为写真。
摩挲素壁光于雪,错落金刀交屈铁。
玄豹毛生雾雨寒,老蛟爪擘山石裂。
潇疏似是寒涛惊,恍惚已觉凉风生。
徂徕山下云黯黯,太华峰顶秋泠泠。
古心山人貌亦古,矫矫苍松宛相似。
何当结取云边巢,从师参透西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