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色似晴光,半入青云两翅张。
谁谓太平宁有象,峰峦犹学瑞禽翔。
凤凰山色似晴光,半入青云两翅张。
谁谓太平宁有象,峰峦犹学瑞禽翔。
这首诗以凤凰山为题,描绘了山色与自然景象的和谐之美。首句“凤凰山色似晴光”,以凤凰山的景色比作晴朗的光芒,既突出了山色的明亮,又赋予了山景以生机与活力。次句“半入青云两翅张”,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仿佛凤凰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山的雄伟与壮观。
后两句“谁谓太平宁有象,峰峦犹学瑞禽翔”,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凤凰山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赞美与向往。这里的“瑞禽”不仅指真实的凤凰,更象征着吉祥与和平。诗人通过山峦仿佛凤凰飞翔的景象,寓意着在太平盛世中,自然万物都呈现出祥和与繁荣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凤凰山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美好未来的期待。
凤阙开晴霞,龙楼啼曙鸦。
春风上春月,吹满上林花。
上林花色明如绣,亚相考功新入奏。
遥从花外驻公车,更向花间听禁漏。
禁漏丁丁杂佩环,朱衣玉貌动宸颜。
铨司藻鉴悬秋水,宪府威名重泰山。
廊庙雍容需衮职,徵迎不用皇华敕。
元知北斗近三台,早见东人歌九罭。
都下旧游怀丙辰,回头二十九回春。
看花借问当时侣,白发重逢今几人。
豫章城南高士眠,豫章太守榻常悬。
汉廷使者召不起,土室蓬门江水边。
江水悠悠朝市改,故国荒凉宅安在。
墟里遥看变夕烟,墓田谁为羞春?。
使君五马双朱轮,露冕乘春意气新。
下车先问南州客,恐有当时下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