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四高友》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四高友》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高友住山中,无心涉尘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栖鹭。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静无际,勿讶秦官污。

(0)
翻译
高友居住在山中,不问世事涉足俗世田园。
山中有明亮的月亮,月光洒在栖息的白鹭之上。
隐士难以入眠,披衣起身闲适漫步。
相互陪伴宁静无边,不必惊讶于官场的污浊。
注释
高友:指品德高尚的朋友。
住:居住。
山中:深山之中。
无心:无意。
涉:涉足。
尘圃:世俗的田园。
明月:明亮的月亮。
照:照射。
栖鹭:栖息的白鹭。
幽人:隐士。
眠不成:难以入睡。
披衣:披着衣服。
起:起身。
閒步:闲逛。
相得:相互映衬。
静无际:宁静无边。
勿讶:不必惊讶。
秦官:古代对官吏的泛称,这里可能暗指官场。
污:污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朋友,他的心性已经超脱尘世的纷扰,不再被俗世所牵绊。山中明月照耀着栖息的鹭鸟,营造出一幅宁静与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因这宁静的夜景难以成眠,便起身穿衣閒步,以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净。

"相得静无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无言的理解和融合,两者之间没有界限,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勿讶秦官污"则是在告诫朋友不要因为世间的腐败而感到困扰或沮丧。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境界,颇有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写,以及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表达了对世俗污浊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隐逸思想的体现。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仿荆浩匡庐图·其二

因迥为高筑搆宜,溶溶夹镜白莲池。

鱼梁涨退沙纹活,虎落风来叶影随。

(0)

进古北口·其二

侵晨策马尚行霜,关内暄妍迥异常。

似寄丹枫塞以外,便逢绿柳岭之阳。

题糕数日才过节,纳稼千村已涤场。

何幸今年如旧岁,长官须计有馀藏。

(0)

中元日灯词·其一

风清月白好秋时,灯事兼饶竞水嬉。

仙术无劳殷七七,金莲万朵灿瑶池。

(0)

是日复得诗四首·其四

好山能作云,为我倏氤氲。

变幻峰增态,色空意总欣。

伊蒲何用饱,净茗一为分。

小憩禅房静,青枫送秀芬。

(0)

上巳日观虞世南稧帖因成·其四

於停蓄处有波涛,真比长安薛刻高。

甲乙何须誇博辨,几多优孟效孙敖。

(0)

桃花寺桃花盛开因成四首·其四

戏蝶游蜂未觉纷,春光一树已斜曛。

精蓝小住参生灭,漫比沩山悟志勤。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