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扶丹掖,银河属紫阍。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
金榜扶丹掖,银河属紫阍。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所作,名为《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中描绘了公主出嫁的壮观场景和作者的深情厚谊。
"金榜扶丹掖,银河属紫阍",开篇就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和权贵的婚礼。金榜、银河都是用来比喻高贵和辉煌的景象,而“扶丹掖”、“属紫阍”则强调了皇家的尊贵。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诗人通过对公主美丽如凤凰之比喻,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嫁"字暗示了这是一场政治联姻,公主被送往边疆与西蕃(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族)结盟。
"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这里诗人通过“玉就”、“珠辞”等意象,传达了对公主出嫁的不舍和对皇恩的感激。“怨”字表露了一丝离别之痛,而“掌上恩”则是对皇帝赐婚恩泽的回忆。
"西戎非我匹,明主至公存",最后两句诗人以深邃的视角表达了国家大义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西戎"指的是远方的异族,而"非我匹"则是说这种政治联姻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明主至公存”强调了皇帝英明公正,能够为了国家的大局而作出这样的决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公主的深情和对皇恩的感激,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壮观场面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政治联姻背后深意的捕捉,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历史使命与国家责任。
万里赴神京,踽踽一舟独。
徂冬更中春,漫尔滞行躅。
光景随地迁,揽之辄有触。
把笔写幽情,支词盈素牍。
冲寒怯衣单,虑寇挑灯读。
飙风送雨声,湖波摇地轴。
偶值觉伤神,拥被姑闭目。
忆昔陶潜翁,解绶恒对菊。
岂不慕荣华,洒酒甘野簌。
外物无所萦,日夕袛坦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