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峰断处倩云连,我祖题诗已百年。
梵呗半生知佞佛,弓裘一脉愧光前。
应携惠麓漪澜水,试斗胶山窦乳泉。
吊古逃禅真是乐,闲身游赏不知旋。
遥峰断处倩云连,我祖题诗已百年。
梵呗半生知佞佛,弓裘一脉愧光前。
应携惠麓漪澜水,试斗胶山窦乳泉。
吊古逃禅真是乐,闲身游赏不知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秦燢所作的《胶山寺次先参宪乐易府君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追思与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信仰的理解和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
首联“遥峰断处倩云连,我祖题诗已百年”,以自然景观起笔,通过“遥峰”、“断处”、“倩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远、静谧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同时,“我祖题诗已百年”一句,直接点明了对祖先诗歌的怀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颔联“梵呗半生知佞佛,弓裘一脉愧光前”,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教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梵呗”指佛教的唱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与实践。“半生知佞佛”可能意味着诗人经历了半生的修行与探索,对佛教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弓裘一脉愧光前”则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敬畏与自省,暗示着在家族的传承中,自己可能有所不及,感到惭愧。
颈联“应携惠麓漪澜水,试斗胶山窦乳泉”,转而描述了一种寻求精神慰藉与自然之美的过程。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象征性的水源,既可能是自然界中的泉水,也可能是内心的清流,以此来洗涤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吊古逃禅真是乐,闲身游赏不知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与对禅宗思想的追求所带来的乐趣。在这里,“吊古”不仅是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是一种对过去智慧的追寻;“逃禅”则是对禅宗精神的向往与实践,通过游赏自然与历史遗迹,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快乐,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海云练练才吐。
七实重修,依样昨宵琼宇。
爱清光、千里君同,称二八、紧联三五。延伫。
料广寒再舞,一回霓羽。漫信羲和填注。
取蓂叶平分,晦期倒数。秋也才中,佳节何妨让与。
问夜来、踏月娇娃,剩多少、画桥香雾。蟾免。
愿从今休缩,一丝儿许。
白露凄凄,原草具腓。日月于迈,载授我衣。
北山有堂,江注其麓。薄言出游,以写心曲。
山木斓斑,江云差池。乐以旨酒,委蛇委蛇。
尔樵尔渔,来往无怒。尔农获斯,黍稷如岵。
戋戋守臣,实蹈百愆。何以逭之,曰维丰年。
丰年伊何,维民之德。民之颂之,天子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