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南国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南歌子.南国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碧沼看鱼媵,雕栏放鼠姑。君来拍手唱乌乌。

恰好枝头啼鸟、唤提壶。嫩白全羞粉,嫣红半点朱。

醉眠堪卧锦氍毹。偏要戴花归倩、细君扶。

(0)
鉴赏

这首《南歌子》描绘了南国初绽的牡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娇艳与生机。词人宋琬通过“碧沼”、“雕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雅致而宁静的环境,为牡丹的绽放提供了背景。接着,“君来拍手唱乌乌”,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人们对于牡丹盛开的喜悦之情,仿佛在与自然共舞,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恰好枝头啼鸟、唤提壶”,鸟儿的啼鸣与提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自然的活力,也寓意着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接下来,“嫩白全羞粉,嫣红半点朱”,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牡丹花瓣的色彩之美,既有着嫩白的纯净,又有着嫣红的娇艳,两者相得益彰,展现出牡丹独特的魅力。

最后,“醉眠堪卧锦氍毹。偏要戴花归倩、细君扶”,词人以“醉眠”形容观赏者沉醉于牡丹之美,甚至想要在柔软的锦垫上小憩片刻,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同时,“戴花归”则暗示了观赏者带着对牡丹的留恋与不舍离开,而“细君扶”则可能指的是伴侣或家人,体现了家庭间的温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南歌子》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生动场景的构建,不仅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生机,也传达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题张宗苍雪景

略彴萦纡俯冻滩,遥峰天际玉㠝岏。

谁知自写江南意,雅合高张塞北看。

(0)

皋涂精舍

一雨涤炎壒,山川乃许佳。

绿槐刚荫户,红药已翻阶。

好景皆宜赋,良农信慰怀。

于兹散充屈,暂与静音谐。

(0)

首夏游大觉寺·其二

山蹊廿里净无尘,高壤卑塍绿意匀。

跸骑谁何莫须亟,新晴喜看趁耕人。

(0)

半天楼

崇椒延阁迥,步步上丹梯。

月牖千奇入,霞标万象低。

吸嘘接颢气,视听合天倪。

隐隐闻笙鹤,常来此处栖。

(0)

张宗苍画杜甫诗意歌

我曾一舸渡扬子,浩浩大江雄莫比。

谁解源从天上来,但流地中九万里。

瞿唐三峡虽未到,于杜甫诗今见此。

当其中律鬼神惊,抉造化奇细摹拟。

山村忽失树归云,石壁欲翻入霞绮。

此景有自开辟初,拈出方知绝妙理。

江边留滞茅堂贫,乐在千秋无闷矣。

近日宗苍亦画史,能得诗意斯人耳。

云乎江乎磅礴间,今兮古兮精神里。

(0)

中秋帖子词六叠旧作原韵·其一

宫月虚教六载閒,今宵庆赏不宜删。

扇鸾依旧开青琐,轮䨲分明上假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