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淡雅的生活景象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开篇“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两句,通过对小巷中没有车轮印迹和常年烟霭萝薇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偏远幽静、人迹罕至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静止和季节的更迁,但依旧是春天,这里“春”字蕴含着生机勃勃与希望。
接着,“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两句,引用了古代才子贾谊被放逐而不得志,以及历史上某些官员如原宪因贪婪而忘记贫穷的典故。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世事无常、人生得失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两句,则是描写一场简朴而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草织成的坐垫上,仰望着山间留下的明月,而衣袂间却带有远离尘嚣的洛阳城的清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最后,“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心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挂念。在这片林间,诗人去寻找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淡泊明志的朋友。这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顾浦北来山隐隐,张村东下水悠悠。
不须细问青乌子,论姓还应我一丘。
短辔纡长驾,行行未渠已。
川途屡回互,常恐迷所指。
天机妙倚伏,人事亦难拟。
寻常婚媾筵,中有寇戎垒。
有时涛波翻,举网得双鲤。
流行随大化,百岁讵能几。
温凉久矣更,甘苦亦如此。
谐俗诚以难,抱拙长已矣。
谅无当世资,庶曰寝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