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南史》
《送张南史》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0)
翻译
简陋小巷中没有车轮痕迹,藤萝丛中总是春天的气息。
贾谊才华出众却未得重用,原宪甘于清贫始终不改。
坐在草垫上欣赏山间的明月,身穿荷叶衣远离尘世的喧嚣。
最是珍惜知心朋友,到树林深处寻访清闲之人。
注释
陋巷:简陋的小巷。
车辙:车轮留下的痕迹。
烟萝:藤萝丛。
总是:永远是。
春:春天。
贾生:贾谊,汉代才子。
未达:不得志,未被重用。
原宪:孔子弟子,以贫穷著称。
忘贫:忘记贫困。
草座:草编的座位。
山月:山中的明月。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
洛尘:洛阳的尘土,象征世俗。
怜:怜惜。
知己:知心朋友。
林下:树林之中。
闲人:隐士,清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淡雅的生活景象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开篇“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两句,通过对小巷中没有车轮印迹和常年烟霭萝薇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偏远幽静、人迹罕至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时间的静止和季节的更迁,但依旧是春天,这里“春”字蕴含着生机勃勃与希望。

接着,“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两句,引用了古代才子贾谊被放逐而不得志,以及历史上某些官员如原宪因贪婪而忘记贫穷的典故。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世事无常、人生得失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两句,则是描写一场简朴而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草织成的坐垫上,仰望着山间留下的明月,而衣袂间却带有远离尘嚣的洛阳城的清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最后,“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心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挂念。在这片林间,诗人去寻找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淡泊明志的朋友。这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自然与内心宁静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会许一庵葬

素车摇曳古城东,犹记题诗寿一翁。

往事只今成晓梦,后生何地挹淳风。

遗言了了人能诵,馀业萧萧道未穷。

一片洞泾原上石,有谁提笔赞林宗。

(0)

近作小亭池上背墙面流左右林樾日色不到而窗几虚明颜之曰息影味苓至而喜之赋诗三首因次其韵·其一

浮世空名与谤随,欲从蛙黾问公私。

年来悟得安心理,只在池亭隐几时。

(0)

昔司空表圣辞官后预营冢圹与宾客同游世传以为达予葬淑人迫于岁暮功虽未讫而规制定矣营度往还得绝句十二首目之曰生游棹歌非敢仰希先躅亦聊以寄兴云尔·其八

顾浦北来山隐隐,张村东下水悠悠。

不须细问青乌子,论姓还应我一丘。

(0)

寓感四首·其二

短辔纡长驾,行行未渠已。

川途屡回互,常恐迷所指。

天机妙倚伏,人事亦难拟。

寻常婚媾筵,中有寇戎垒。

有时涛波翻,举网得双鲤。

流行随大化,百岁讵能几。

温凉久矣更,甘苦亦如此。

谐俗诚以难,抱拙长已矣。

谅无当世资,庶曰寝息美。

(0)

法驾导引.读蕳斋法驾导引词有感拟作五首·其二

金风袅,金风袅,飞佩度银泓。

仙袂六铢凉似水,抟桑东望火云蒸。回首指蓬瀛。

(0)

读涯翁来鹤楼诗有感用前韵

江楼南下水茫茫,远客归心鹤共翔。

丁令不来华表柱,左卿今老白云乡。

斑衣旧竹应千个,绿发新松定几行。

独倚危阑送孤目,海云真与暮天长。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