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閒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
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
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
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閒运紫河车。
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开头两句“天见已如摩勒果,佛求休待钵昙花”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暗示了时间的宝贵与世间万物的无常。"摩勒果"通常用来比喻事情迅速成熟或时光易逝,而"钵昙花"则是佛教中指夜晚开放晨间闭合的花朵,象征着短暂。
接着,“万缘毕竟归空劫,举世徒劳算海沙”表达了对世间一切纷争和追求终将归于虚无的感慨。"万缘"指的是人与世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空劫"则是佛教术语,意指宇宙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循环,强调了一切事物的无常和空幻性质。
中间两句“除幻已超白骨观,修真閒运紫河车”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真理的渴望。"除幻"意味着摆脱幻觉,即对待世界的错误认知,而"白骨观"则是佛教中的一种禅定法,通过观察尸骸来体会生死无常,以此达到心灵的解脱。"修真閒运紫河车"则描绘了诗人修炼身心、追求真我的过程,"紫河车"可能象征着星辰或宇宙中的神秘之物。
最后两句“时人欲识归投处,无尽光中是我家”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这里的"时人"指的是当代的人们,而"归投处"则是他们寻求心灵寄托的地方。"无尽光"象征着佛教中的智慧之光或涅槃之光,"是我家"则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依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对世间真理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佛学造诣与内心世界的宁静。
西来苦诗思,力疾自河汾。
访尔园亭共幽事,疏篱拥菊当斜曛。
能为膏肓驱二竖,更谈命脉经宵分。
天应不忌徐陈辈,使我得遇长桑君。
拟渡三江弄明月,漫游五岳披高云。
山川留得放歌叟,杖头百钱且沽酒。
有药可扶垂老身,检方已见回生手。
相逢两幸无重轻,诗与尔名同不朽。
奚童驱马一函书,人在高都几翘首。
所怀况值冰雪晨,去年倾盖知予真。
黄鸟鸣时好乘兴,遥认门前杨柳新。
恐君采药山中去,怅望桃花各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