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每醉习家池,倒著接䍦马上骑。
花月故留归未得,高山流水自应知。
山公每醉习家池,倒著接䍦马上骑。
花月故留归未得,高山流水自应知。
这首诗描绘的是孙太守在环山庄游玩赏花的场景,取材于晋代山简醉酒骑马的故事。"山公每醉习家池"暗指孙太守如山简般豪放不羁,常在习家池畅饮至醉。"倒著接䍦马上骑"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醉后随意的姿态,接䍦(古代的一种头巾)倒戴,骑马而行,显示出洒脱不拘的形象。
"花月故留归未得"表达了他对美景的流连忘返,即使夜色降临,花月依然挽留他的脚步,让他无法离去。"高山流水自应知"则以典故寓意,暗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高洁情怀,仿佛高山流水能理解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孙太守的闲适生活态度和与自然的深厚情感,语言简洁,意境优美。
偎红敛翠,尽日思闲事。
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绣衣独倚阑干,玉容似怯春寒。
应待少年公子,鸳帏深处同欢。
芳年妙妓,淡拂铅华翠。
轻笑自然生百媚,争那尊前人意。
酒倾琥珀杯时,更堪能唱新词。
赚得王孙狂处,断肠一搦腰肢。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