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幽幽竹森森,直节常便静者心。
秋槛风高声戛玉,夜庭月白影筛金。
檀栾相对复何有,挂壁丹青古名手。
飞泉激石涌崖间,更爱霜鸿下苇滩。
锦题玉轴照清閟,夐无一点尘埃气。
百寻砌下日相亲,千亩渭川空自翠。
虚堂幽幽竹森森,直节常便静者心。
秋槛风高声戛玉,夜庭月白影筛金。
檀栾相对复何有,挂壁丹青古名手。
飞泉激石涌崖间,更爱霜鸿下苇滩。
锦题玉轴照清閟,夐无一点尘埃气。
百寻砌下日相亲,千亩渭川空自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宁静的画面,以虚堂和幽深的竹林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清閟阁的独特感受。"虚堂幽幽竹森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竹子的挺拔直节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宁静的心境。"秋槛风高声戛玉",秋风吹过竹叶,声音如玉器相击,清脆悦耳;"夜庭月白影筛金",月光洒在竹影上,犹如金线交织,增添了神秘的美感。
诗人进一步赞赏阁中的挂壁丹青,由古代名家所绘,画面生动,令人赞叹。"飞泉激石涌崖间",想象山间的飞瀑增添了动态的自然美,而"霜鸿下苇滩"则寓意着高洁之士的归隐之志。"锦题玉轴照清閟",形容画卷精致,清閟阁内更是洁净无尘,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
最后两句"百寻砌下日相亲,千亩渭川空自翠",表达了诗人对这清閟阁的喜爱与日积月累的亲近感,以及对广袤翠绿的渭川景色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閟阁的宁静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蕉溪高半天,上有飞来泉。
源不出天上,乃在山之颠。
龙深诚叵测,觱沸清且涟。
达人因而井,汲引通衢边。
往来除烦燥,心体复自然。
舒徐遵王路,荡荡无党偏。
愿加井甃功,井井期蝉联。
王明并受福,井道功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