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伊嵩,春花拆万红。
欣逢翰林主,还访玉壶公。
听赏吹箫凤,陪随飞盖鸿。
樽前忍轻别,乐事转头空。
春色满伊嵩,春花拆万红。
欣逢翰林主,还访玉壶公。
听赏吹箫凤,陪随飞盖鸿。
樽前忍轻别,乐事转头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伊嵩之地的美景,以及与翰林主和玉壶公的欢聚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色的盎然生机与聚会的欢乐氛围。
首句“春色满伊嵩,春花拆万红”开篇即点出主题,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花朵在伊嵩山间绽放,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接下来,“春花拆万红”一句,不仅描绘了繁花似锦的景象,也暗含了花开即逝的哲理,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欣逢翰林主,还访玉壶公”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与翰林主和玉壶公相遇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两位友人的尊敬与向往。翰林主与玉壶公作为文人雅士的代表,他们的存在无疑增添了聚会的文采与雅致。
“听赏吹箫凤,陪随飞盖鸿”则进一步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与氛围。吹箫之声悠扬,仿佛凤凰在空中翱翔,而诗人则陪伴着这些高雅之士,一同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吹箫声比作凤凰的飞翔,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美妙与聚会的愉悦。
最后,“樽前忍轻别,乐事转头空”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别离的不舍。在酒樽前,面对即将分别的时刻,诗人内心充满了留恋,因为美好的聚会总是短暂易逝,转眼间便成了回忆中的空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聚会的欢乐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作品。
江令有遗宅,段侯种花柳。
岂知越岁年,此地复非此君有。
人事多变迁,荣华讵能久。
君不见狂秦昔筑子午台,沛公来登酌金斗。
神龙赤乌他姓居,梅梁重云亦不守。
虎士挥戈走凤舆,六代兴亡如反手。
春风悽然伤我怀,落星楼前一沽酒。
日出茅宇红,披衣而抖擞。
今晨又成朝,昨夕已陈朽。
众鸟凌旭飞,黄鹂鸣其友。
好音散幽空,交交历芳柳。
时蔬亦紫敷,薄采荐嘉酒。
且尽康酌娱,此形聊吾有。
餔糜戒山妻,握粟出空缶。
为我烹设之,相呼待邻叟。
缅彼林中贤,旷达自高伍。
荷锸命追随,云死便埋我。
听言若狂矫,此道足旁午。
世间红颜子,谁谢岱遵苦。
珠玉锢重泉,均之化黄土。
累累北邙丘,发掘不可数。
秦汉酷侈营,民劳竟何补。
王孙贵裸葬,庶几返隆古。
插衽方巍上,挈舟仍奥鹜。
语语岂惮酬,觞觞忽申暮。
遇物皆陶悦,睇佳溘淹驻。
瑶英揽南岑,金书展东丽。
五衍排冥筌,三危摄净住。
夕汉无迟晷,昏林溢飞雾。
腾波拒前楫,响飙改还路。
游舠集渚敛,浴鹳泳涛溯。
带麓循反踪,萦芳引蹀步。
倘匪踯躅游,安能表高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