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得七绝句·其三》
《杂兴得七绝句·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老客羞携乞食箫,儿声先作上元娇。

酒楼鼓板花楼笛,荡得春烟似软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市井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诗人以“老客”和“儿声”为切入点,巧妙地将传统节日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幽默的情境。

“老客羞携乞食箫”,开篇即以“老客”自居,透露出一种谦逊而略显落魄的形象。在古代,乞食者常携带乐器如箫,以求得路人施舍。然而,“羞携”二字,却赋予了这一行为以尊严,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着自尊和体面。这种自我贬抑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流露出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与理解。

“儿声先作上元娇”,紧接着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他用稚嫩的声音提前唱起了元宵节的歌曲,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这里的“娇”字,不仅指声音甜美,更蕴含着节日氛围中特有的柔情与期待,仿佛预示着一个充满欢笑与团聚的美好时刻即将来临。

“酒楼鼓板花楼笛,荡得春烟似软潮”,最后两句则是对市井生活的生动描绘。酒楼是古代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鼓板和笛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热闹非凡的场面。这些音乐不仅愉悦了听者的耳朵,也仿佛荡漾起一层层轻柔的春烟,与“软潮”相呼应,给人以温暖而柔和的感受。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市井生活的繁华与活力,也传递出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几个细节的捕捉与描绘,展现了一种既平凡又不乏温情的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八

春草露先白,霜根雪后青。

拥垆当秉烛,饵药失颓龄。

引兴寻梅澹,凭高共鹤泠。

不辞摇落尽,寥寂自寒庭。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

空谷归人少,高峰落日寒。

望云惭老大,深夜绕栏杆。

万事省心力,六时惟内观。

浮生岂容易,休作少年看。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一

院后遗残屋,吾师旧掩关。

湖光先日照,塔影驻云间。

对此无馀说,秖应时往还。且教■子住,予欲老投閒。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十三

衰老成疏节,孤危寄上岑。

钟声霜殿湿,月色夜堂深。

雪鸟无寻处,春花不择林。

岂甘为散诞,随分见余心。

(0)

送尘异掩关

绕肠离我子,冷面作而师。

祖道于今坠,天龙舍汝谁。

莫尝刀上蜜,休系藕中丝。

十载清霜操,斯文允在兹。

(0)

初秋示大绍禅人归省

送汝宁亲去,西风妒晚荷。

蝉声辞石镜,雁影到淮河。

故里白云少,家山黄叶多。

夜来牛火怯,须忆老婆和。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