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惟上日,田烛灿明霞。
捧璧青坛肃,升柴紫燄斜。
一心诚有恪,百辟敬无哗。
齐就编珠缀,雍鸣树羽牙。
神倪通旭卉,岁纪应昭华。
屏息瞻霄汉,苍龙转帝车。
祈年惟上日,田烛灿明霞。
捧璧青坛肃,升柴紫燄斜。
一心诚有恪,百辟敬无哗。
齐就编珠缀,雍鸣树羽牙。
神倪通旭卉,岁纪应昭华。
屏息瞻霄汉,苍龙转帝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在祈谷仪式上的庄严与虔诚。开篇“祈年惟上日,田烛灿明霞”以日出之景和田间之烛的辉煌,渲染了仪式的神圣氛围。接着“捧璧青坛肃,升柴紫焰斜”描述了帝王手持玉璧,恭敬地站在青色的祭坛上,点燃象征着天地间的紫色火焰,动作庄重而有序。
“一心诚有恪,百辟敬无哗”则表达了帝王内心的真诚与敬畏,以及群臣的肃穆与沉默,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气氛。接下来“齐就编珠缀,雍鸣树羽牙”描绘了仪式中珠玉的装饰与音乐的和谐,进一步烘托了仪式的隆重与美感。
“神倪通旭卉,岁纪应昭华”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神灵的感应与花卉的生长,暗示了仪式对天地万物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年岁的美好祝愿。最后“屏息瞻霄汉,苍龙转帝车”以屏息凝视的细节,以及苍龙转动的天车,形象地展现了仪式的神秘与壮观,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祈谷仪式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自然、神灵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敬畏之心,以及仪式本身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