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菊二首·其二》
《白菊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勉持傲骨补蹉跎,曾向南阳井上过。

木叶脱时惊岁晚,一天霜月夜寒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菊的欣赏与感慨,通过白菊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深沉思考。

首句“勉持傲骨补蹉跎”,诗人以白菊自比,虽历经岁月的磨砺,仍保持坚韧不屈的品格,试图弥补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遗憾。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面对时间的无奈与不甘,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次句“曾向南阳井上过”,借用了典故,南阳井是古代传说中诸葛亮隐居之地的象征,这里暗示诗人曾经有过追求理想、渴望成就的过往,但最终选择了归隐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木叶脱时惊岁晚”,以秋天落叶的景象比喻时光的匆匆流逝,木叶的脱落让诗人感到岁月已晚,流露出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哀叹。

最后一句“一天霜月夜寒多”,描绘了一幅秋夜霜月的凄美画面,霜月的寒冷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整句诗营造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白菊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以及在面对时间无情流逝时的坚韧与反思。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赠李将军戍楚

铁衣十载临戎日,尚忆围城转战功。

射虎未闻封李广,雕虫犹复困扬雄。

千群代马悲笳里,独戍江湖险塞中。

氛祲扶桑忧不细,捷书蚤寄楚天鸿。

(0)

赴邓柬之饮

雪晴方欲出,之子适嘉招。

寒烧回芳草,新流及断桥。

好游穷楚畦,念乱述吴谣。

身世纷多感,全凭一醉消。

(0)

山行即事

历遍崎岖径,峰峦总不群。

马惊穿涧水,树款宿山云。

怪鸟名难识,幽花路未分。

隔溪樵子唱,一曲远先闻。

(0)

己亥江行·其二

夕照薰荒草,浮云暗上流。

渔人归解网,暝客竞摇舟。

风雨晚偏急,江湖老自幽。

孤情忘夜寐,酒盏与诗筹。

(0)

观蜀鹃啼剧有感·其一

花发春江望眼空,杜鹃声切画帘通。

亲朋形影镫前月,家国音书笛里风。

百口悔教从鸟道,一官催去堕蚕丛。

雪山盗贼今何处,肠断箜篌曲未终。

(0)

秋怀

坐卧斗室中,书卷奏新效。

神来勿骤往,斟酌使克到。

焚香取烟初,赏茗在味少。

洁此径寸怀,遂与秋照耀。

月以霜尊严,云得天高妙。

良友虽各方,是中可谈笑。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