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野五首·其三》
《秋野五首·其三》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掉头纱帽仄,曝背竹书光。

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稀疏小红翠,驻屐近微香。

(0)
注释
礼乐:指礼仪和音乐,可能指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攻吾短:指出我的弱点或不足之处。
山林:自然环境,象征远离尘世的宁静。
引兴长:激发长久的兴趣或灵感。
掉头:转头,这里指动作。
纱帽:古代文人常戴的帽子。
曝背:晒太阳,享受阳光。
松子:松树的果实,也可象征岁月的沉淀。
割蜜房:比喻辛苦采集,也可能指季节变换。
稀疏:形容花朵分布不密。
小红翠:色彩鲜艳的花朵和叶子。
驻屐:停下脚步,留连。
微香:淡淡的香气。
翻译
礼仪和音乐触动了我的不足,山林却激发了我更长久的兴致。
我摘下纱帽,让它歪斜着,晒着竹简上的书卷光芒。
风吹过,收集起松果,天气寒冷,蜜蜂忙着割取蜂巢的蜜糖。
稀疏的红色花朵与翠绿的叶子相映,我停下脚步,靠近那微微的花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林中秋日闲适情景的诗,通过生动细腻的画面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融入。诗中的“礼乐攻吾短”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礼仪与音乐之美的自知不足,而“山林引兴长”则显示出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灵感与快乐。

“掉头纱帽仄,曝背竹书光”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山林间漫步、悠然自得的情景。这里的“掉头纱帽仄”可能是形容诗人随意地将帽子向后拉,而“曝背竹书光”则是说诗人的背后有竹影投射,甚至可以理解为在竹林中阅读或写作。

接下来的“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一句,则描绘了秋日的丰收与自然界的转换。这里的“风落收松子”表明秋风轻拂,带来了成熟的松果;而“天寒割蜜房”则是说在清冷的天气中,有人正在采集蜂蜜。

最后,“稀疏小红翠,驻屐近微香”一句,通过对树木叶片颜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处微弱花香的捕捉,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自然界中细节美感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其对自然之美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别仲脩弟

冯唐头白尚为郎,觉尔旌麾去有光。

共羡骅骝今展足,谁怜鸿雁各分行。

西湖春近梅先白,上国秋初叶已黄。

惆怅彭城离别地,几时风雨复连床。

(0)

题瑞榴图

石榴有子兆开先,况复来从雨露边。

一座惊看无似者,诸公持赠不徒然。

家如王祐多阴德,齿及商瞿未暮年。

见说近来兰入梦,试看明月掌珠圆。

(0)

归途值雨二首·其一

年年惯见清明雨,今日恰遭行路中。

青毡捉襟泣双脚,石燕拂羽迎斜风。

冢边处处哭新鬼,墙外纷纷飞乱红。

瘦马冲泥逐光景,眼中细草碧摇空。

(0)

和待隐园二十咏·其一

园亭曲曲似山深,有约睢阳著谏林。

莫道旧筌真忘却,爱君元是百年心。

(0)

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其一

秋风吹起逸人心,按志仙踪次第寻。

溪泛桃红春不断,洞迷烟绿路方深。

鹤旋吼树声相入,鹿转晴崖影半阴。

最爱黄花供地主,破觥添得几巡斟。

(0)

宿崇梵寺二首·其二

谁解挥戈却日光,年来年去自家忙。

世情落落话移榻,心绪忉忉笑举觞。

声入北风毛欲树,梦回南国背多芒。

不如袖袖无关系,到得浮沈老道场。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