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待太无中,有待太有际。
大小同一波,远近齐一会。
鸣弦玄霄颠,吟啸运八气。
奚不酣灵液,眄目娱九裔。
有无得玄运,二待亦相盖。
无待太无中,有待太有际。
大小同一波,远近齐一会。
鸣弦玄霄颠,吟啸运八气。
奚不酣灵液,眄目娱九裔。
有无得玄运,二待亦相盖。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飘逸的文风,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思考。开篇“无待太无中,有待太有际”,以“无”与“有”的对比,探讨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暗示着在无尽的虚空中,万物皆有可能,而在有限的现实中,一切又似乎被束缚。接着,“大小同一波,远近齐一会”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在宏观与微观、远近之间的统一性,强调了整体与局部、无限与有限之间的和谐共存。
“鸣弦玄霄颠,吟啸运八气”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景象,弦音在高远的天空回荡,吟啸声仿佛能调动天地间的八方之气,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最后,“奚不酣灵液,眄目娱九裔。有无得玄运,二待亦相盖”则是对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思考,建议通过饮灵液、观世界来滋养心灵,同时认识到有与无、待与不待之间的玄妙联系,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山城如斗大,君肯为、两年留。
问读易堂前,然松竹,留得君不。
天边乍传消息,趁春风、归侍翠云裘。
留取去思无限,江离香满汀洲。
不妨无蟹有监州。
臭味喜相投。
怪底事朝来,骊歌催唱,唤起离愁。
羡君戏衫脱却,一身轻、无事也无忧。
昨夜梦随杖履,道林岳林同游。
雪罗初试,过赐衣时节,才三四日。
记得延陵公子宅,麟角当年新绂。
半刺名家,一经奥学,是青云人物。
如何华发,蒲轮未聘遗逸。
问讯怨鹤惊猿,不妨俱隐,且逍遥丈室。
有子传家经可教,况有东皋种秫。
醉里乾坤,间中日月,便是长生术。
瑶池宴後,剩看几度桃实。
光岳储精,宇宙呈祥,钟英俊材。
想春秋夹谷,前生夫子,婆娑南赡,见在如来。
龙角标辰,蟾胎焴丙,好是生朝华宴开。
笙歌里,看儿童拜舞,春满行台。
重重好事相催。
便对把黄封酌寿罍。
更愿公殿上,早纡衮绣,愿公堂下,长戏衣莱。
昨夜瑶池,亲逢阿母,欲寄蟠桃桃始栽。
三千岁,待开花结子,岁岁衔杯。
正淡烟疏雨,梅子黄时,清和天气。
阿母当年,暂辍瑶池会。
霞帔星冠,霓旌羽纛,下碧霄云际。
恰与瞿昙,同时共日,降人间世。
裼寝开祥,斑衣祝寿,一种灵椿,两枝仙桂。
满引玻璃,且向今霄醉。
待看阶庭,蓝袍交映,奉板舆游戏。
到得蟠桃,熟时归去,已三千岁。
老去无心,看尽青山,山前暮云。
问重来海燕,乌衣安在,乍归辽鹤,华表空存。
世路悠悠,风尘渺渺,白发相催乌兔频。
浮生事,算天涯海角,谁是闲人。
几番甲子庚申。
看青草年年秋又春。
笑武陵源上,桃花未实,昆仑山下,瑶树长新。
霓羽飘零,蛾眉萧飒,欲觅神仙隔两尘。
草堂在,但休教山鬼,夜半移文。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
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蜓獠,剗去连营。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
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
西风吹下天声。
看万骑貔貅入井陉。
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
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
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