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崞县(今山西崞县)的艰苦环境和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百战楼烦地"暗示了这里曾经历过频繁的战争,而"三春尚朔风"则写出即使春季也寒风凛冽,气候严酷。"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通过雪飞和城门关闭的景象,展示了冬日傍晚的孤寂与封闭。
诗中"行役身将老"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在外奔波,年华渐逝的感慨,"艰难岁不同"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变迁。"流移嗟雁户"以大雁南飞的季节性迁徙,象征着当地居民因战乱或生计所迫的四处流转,"生计各西东"揭示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各自分散,寻找出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崞县边塞之地的苦寒生活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体现了清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人生百年甘蔗渣,钟鼓馔玉风中花。
条侯主父要同尽,首阳清风生蕨芽。
暂依故人共脱粟,伯夷所树天所禄。
仁者之粟不可常,我独何为害口腹。
啸台激啸高云天,神游清都饱紫烟。
行人空挟一车饭,下马孤坟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