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玄及尽,见处偏枯。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清了的《偈颂二十九首》之七,通过“虚玄及尽,见处偏枯”开篇,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对虚无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在认知上的局限性。接下来,“明湛不摇,想中渗漏”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明与稳定,以及在想象或思维中的细微瑕疵。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佛教中对于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的探讨,强调了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在本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追求精神纯净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不足。通过对比虚无与现实、明澈与模糊,诗人旨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觉醒与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