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翁叹》
《田翁叹》全文
唐 / 于濆   形式: 古风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0)
注释
手植:亲手种植。
千树桑:形容种植了很多桑树,‘千’表示数量多,不一定确指。
文杏:一种名贵的树木,这里用来做房屋的大梁,显示奢华。
频年:连年,多年。
徭役:古代政府强迫百姓无偿劳动的制度。
重:繁重,负担大。
富家郎:富豪人家的儿子。
田业广:田地产业广泛,形容非常富有。
金章:金色的官印,这里代指高官显爵。
昨日:昨天。
门前过:从门前经过。
轩车:有篷的车子,古代贵族乘坐的车辆。
垂杨:垂柳,形容柳树依依,景色优美。
归来说向家:回到家后对家人讲述。
儿孙:儿女和孙子辈,泛指后代。
咨嗟:叹息,感慨。
不见:看不到了。
一浦:一片,一丛,量词。
芙蓉花:荷花的别称,这里用以描绘景致。
翻译
亲手栽种千棵桑树,以名贵的文杏作为房梁。
连年沉重的劳役,都归属给了富豪人家的儿郎。
富贵人家田产广阔,用这些来换取显赫的官位。
昨天门前经过时,垂柳下停满了华贵的车辆。
回到家说起此事,儿孙们无不感叹嗟伤。
不再见那千棵桑树,只见水边一丛芙蓉花开艳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景象,通过对比富家与贫农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对现实不公的感慨。开篇两句“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写出老农自行种植桑树并将其枝叶编织成篮,以此作为生活所需的辛勤劳动。

接着,“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指出了贫者承受沉重的徭役,而这些徭役往往是为了满足富人家的需求。富人的田产广阔,他们利用这些资源来购买金银珠宝,以显示自己的富贵。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描绘了富家郎在门前经过时,那华丽的轩车上挂着垂下的柳枝,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老农回到家中,对子孙讲述自己的辛酸经历,他们听后只得叹息。

末句“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表达了老农的无奈与失望。桑树已经看不到了,可能是被富人买去或者毁坏,只剩下一片芙蓉花开在水塘之上,成为了贫穷生活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映出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悲惨命运,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于濆

于濆
朝代:唐   字:子漪   生辰:约876年前后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一作归岑山留别)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
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

(0)

妙乐观(一作题王乔观传傅道士所居)

王乔所居空山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坛场月路几千年,往往吹笙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忽见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风吹满。
自言家处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松间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烂斧柯。

(0)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

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
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0)

答徐广叔四问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0)

宿东林寺(一作云门雪夜)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0)

许州郑使君孩子(一作法振诗)

毛骨贵天生,肌肤片玉明。
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国器嗟犹小,门风望益清。
抱来芳树下,时引凤雏声。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