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景象,通过对比富家与贫农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对现实不公的感慨。开篇两句“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写出老农自行种植桑树并将其枝叶编织成篮,以此作为生活所需的辛勤劳动。
接着,“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指出了贫者承受沉重的徭役,而这些徭役往往是为了满足富人家的需求。富人的田产广阔,他们利用这些资源来购买金银珠宝,以显示自己的富贵。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描绘了富家郎在门前经过时,那华丽的轩车上挂着垂下的柳枝,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老农回到家中,对子孙讲述自己的辛酸经历,他们听后只得叹息。
末句“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表达了老农的无奈与失望。桑树已经看不到了,可能是被富人买去或者毁坏,只剩下一片芙蓉花开在水塘之上,成为了贫穷生活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映出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悲惨命运,抒发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深刻感慨。
王乔所居空山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坛场月路几千年,往往吹笙下天半。
瀑布西行过石桥,黄精采根还采苗。
忽见一人檠茶碗,篸花昨夜风吹满。
自言家处在东坡,白犬相随邀我过。
松间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烂斧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