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
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
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白石青崖世界分”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被白石与青崖切割的自然界。紧接着,“卷帘孤坐对氛氲”则透露出诗人独自一人,静坐于帐中,对着外面的迷雾思考,这里“氛氲”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三、四句“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诗人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中,却仍能见到深山中的积雪,这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赞美;而“潭上龙堂夜半云”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龙堂常与神秘或仙境相关联,此处可谓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
五、六句“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诗中的“落月”、“苍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晓钟摇荡隔江闻”则让人联想到寺庙晨钟的悠扬声响,这种声音在宁静的早晨,穿过水面传递,增添了一份禅意。
最后两句“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诗人表达了对往昔行走之地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感,“愿漱寒瓶逐领军”更显示出诗人对于清冷、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远的意境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战城南,死城北,满地僵尸污青血。
马蹄蹀躞,骨肉狼藉。
地远无人收,乌鸢飞飞下来食。
黄沙漠漠,黑水潺潺。日暮一回首,壮士彫朱颜。
兵事凶,战事危,匈奴桀骜谁制之。
男儿一死不足辞,古有国殇国殇良可悲。
万骨委野,封侯其谁。
酒垆正在街当中,青楼锦树围香风。
美人巧笑饵行客,玉颜相映桃花红。
蛾眉瓠齿兼螓首,鞍马门前竞沽酒。
笑谑焉知日已斜,执事苍头应怨久。
西邻亦有酒垆开,谩誇竹叶浮樽罍。
效颦翻引里人去,坐令行径生莓苔。
何事人情偏好色,一见妖姬双眼侧。
五陵年少更粗豪,一掷千金宁吝惜。
西邻慎莫怨东邻,区区冷暖何须嗔。
偶然一醉各分散,俱是悠悠行路人。
南山虎穴云冥冥,猛兽中居藜藿青。
林深谷暗日欲暝,据地大吼风汵汵。
黄熊赤豹莫敢触,狡兔妖狐徒自伏。
威棱震耀电目光,视雄耽眈欲逐逐。
昂头掉尾时欠伸,食麛攫犊秋复春。
短衣匹马有李广,折弧堕矢无裴旻。
连山隔星纪,雄藩控边陲。
内分青琐彦,远牧沧海涯。
春云拥画戟,白日明绣衣。
一朝立意气,万里生光辉。
都门别同袍,尊酒秋风时。
丈夫贵有为,岂作儿女悲。
停杯赠马策,脱颖囊中锥。
何必守章句,终年困蓬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