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鹊呼晴对草堂,半帘树影下残阳。
湿云缓度前溪去,留得轩窗雨气凉。
灵鹊呼晴对草堂,半帘树影下残阳。
湿云缓度前溪去,留得轩窗雨气凉。
这首诗描绘了晚晴时分,草堂内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灵鹊呼晴对草堂”,以灵鹊的啼声预示着天气即将放晴,与草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接着,“半帘树影下残阳”一句,通过半开的窗帘透出的树影和即将落下的夕阳,勾勒出一幅光影交错、色彩斑斓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
“湿云缓度前溪去”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将视线引向远处的溪流,湿漉漉的云朵缓缓移动,为这幅画增添了动态感和层次感。最后,“留得轩窗雨气凉”点明了虽然刚刚经历了雨水,但轩窗处依然留存着丝丝凉意,这种凉意不仅来自物理上的温度,更象征着心灵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沧岛云连,绿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屿。
无浪无风天地白,听得潮生人语。
擎空孤柱。
翠倚高阁凭虚,中流苍碧迷烟雾。
惟见广寒门外,青无重数。
遥想贝阙珠宫,琼林玉树。
不知还是何处。
倩谁问、凌波轻步。
谩凝睇、乘鸾秦女。
想庭曲、霓裳正舞。
莫须长笛吹愁去。
怕唤起鱼龙,三更喷作前山雨。